近日,一連串的網絡安全消息的公布,讓“低頭族”非常郁悶,也非常擔憂:蘋果公司首次承認,可以通過一項此前并未公開的技術,提取iPhone中的個人數據;緊接著,安卓操作系統又被爆出存在安全漏洞,為黑客假冒正規應用劫持用戶智能手機大開方便之門。這意味著,用戶去過哪兒、和誰聯系過、發送過什么文件都在信息獲取者的掌控之中,用戶無異于在網絡世界中“裸奔”。
從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成立,到國際電聯專門推出全球網絡安全指數新概念;從全球互聯網通行的安全協議OpenSSL爆出“心臟流血”這一嚴重漏洞,到微軟Windows XP“退役”引發中國兩億用戶的安全顧慮,網絡和信息安全成為今年上半年信息通信業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提出了這一重要論斷,這表明網信安全對于我國國家安全的意義已經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也將作為中央層面設立的一個更強有力、更有權威性的機構,高規格、大力度、立足長遠統籌指導中國邁向網絡強國。在這強有力的開篇之后,我國開始對網信安全領域進行布局,以推動國家戰略落地,出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就是旗幟鮮明的舉措之一。
網信安全被賦予新內涵
作為信息交互手段,網絡已無處不在,涉及社會生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國家的強大還是人民生活的改善與提高都離不開一個安全可控、優質高效的網絡。可以說,網絡時代的國家安全有了新的內涵,沒有網絡安全,國家安全也就無從談起。
網絡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截至2014年6月,中國網民數達6.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46.9%。網絡購物用戶數達3.32億,使用率達到52.5%,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全國有八成以上的企業使用互聯網辦公,規模在100人以上企業的互聯網使用率超過90%,互聯網也全面滲入經濟生產中。
從安全的角度看,互聯網已成為各種利益訴求的集散地,也成為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進攻和滲透的重要渠道。去年爆發的棱鏡事件,大大觸動了各國的敏感神經,各國紛紛在國家網信安全上重拳出擊。的確,當今整個社會的運行越來越附著在網絡上,互聯網已經嵌入了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生態,與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這也意味著,國家在進行公共政策調整的時候,必須同時對網絡空間作出回應,這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
D1Net評論:
現如今,全球已經進入網絡時代,中國又是全球網民數最多的國家,這是中國第一次將網絡安全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網絡安全不僅是網絡本身的安全,也不僅是信息的安全,它關乎國家的安全。成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大大拓展了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內涵與外延,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安全內涵也會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