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央視對蘋果搜集用戶位置隱私問題提出質疑,將隱私與安全再次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在這個提到隱私泄露會讓用戶感到背后發涼,說到安全會讓用戶感到恐怖的年代,個人數據安全保護已經成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用戶更多的數據被接入網絡,安全問題因此更為尖銳。
在使用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安裝安全軟件后,再啟動任意一款APP,都會彈出會讀取用戶地理位置、電話簿等信息的提示。此前,我們依稀記得在腦海中留下深深印跡的3Q大戰,根源同樣是隱私這一個尖銳的話題。
從PC到手機,再到平板電腦,用戶的隱私在不知不覺中被泄露。雖說蘋果一再強調,用戶關閉了“常去地點”這一功能后,用戶位置將不會再被記錄。事實上,在實際應用中,大量用戶隱私被泄露,經常被莫名奇妙的人電話騷擾,身份證號碼被盜用,這些都是隱私泄露的惡果。
隱私泄露根源在哪?
對于蘋果“隱私門”事件,蘋果官方的回應是,隱私泄露是用戶對一些手機功能設置不熟悉所致。稍微有點技術知識的人都非常清楚,蘋果的回應根本站不住腳。既然“常去地點”會泄露用戶行蹤,蘋果為何將此功能置于默認關閉的狀態?
透過一些隱私泄露事件來看,隱私泄露的根源是企業在打擦邊球,蘋果“隱私門”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由于用戶對于泄露隱私的功能并不熟悉,像蘋果這樣的企業,通常會會在預裝系統或預裝軟件中,默認打開搜集用戶隱私功能。這樣,既便被用戶發現,也能以用戶沒有關閉某功能來推卸責任。
除了打擦邊球這一方法外,系統對APP權限的粗放式管理,同樣成為隱私泄露的一個根源。以使用安卓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來說,任意一款APP,都可以獲得讀取用戶通訊錄、用戶地理位置等如此高的權限。而安卓系統的安全軟件,甚至可以獲得ROOT最高權限。安全軟件獲得安卓的ROOT權限,意味著安全軟件掌握著手機系統的生殺大限,這對用戶而言無疑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個隱私渠道,就是數據的銷毀。很多用戶在處理舊手機時,通常只會清空通訊錄、照片、以及QQ聊天記錄,而微博或微信帳號有可能會被遺忘。加之很多APP都要使用帳號登錄,不徹底對智能手機格式化,使用帳號登錄的APP數據仍舊會記錄在手機中,隱私泄露亦不足為奇。
當然了,缺乏安全意識的用戶也要對隱私泄露負一定的責任。手機廠商的不自律,操作系統開發者對權限分配不合理,用戶安全意識的淡薄,這都是隱私泄露的渠道。在大數據時代,隱私泄露更恐怖。
大數據讓隱私無處安放
對于大數據,很多用戶的認知并不準確。從定義上來看,大數據的核心是搜集掌握大量數據,并進行專業的分析。具體到應用層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基于大數據的應用,而這些大數據應用背后,蘊藏巨大的安全風險,用戶隱私甚至被合理化的搜集和分析。
騰訊QQ的朋友圈,本質上是基于QQ用戶的好友關系,以及其他資料進行分析,能夠準確的知道用戶的真實姓名,和一些社交關系。騰訊QQ用戶真實姓名被朋友圈曝光,僅僅是用戶隱私泄露的一方面,這背后的數據分析,才是令用戶備感恐怖的地方。試想,如果騰訊QQ沒有掌握到用戶的隱私,如何知道用戶的真實姓名,以及真實的社交關系?
答案顯而易見,大數據搜集和數據分析過程中,都會觸及到用戶的隱私。一旦某一環節存在安全隱患,后果不堪設想。前幾天,網上有傳聞QQ數據大規模泄露,用戶朋友圈和密碼信息可以隨意查看,這暴露了大數據的巨大安全隱患。
在海量互聯網應用中,騰訊QQ朋友圈不過是大數據隱私堪憂的例子之一。在手機APP領域,一些所謂的健康應用,都在搜集用戶數據,并對用戶數據進行分析,給出相應的鍛煉或飲食建議。這類的手機APP,同樣存在巨大的安全風險。
由于大數據可以光明正大的搜集用戶數據,并可以對用戶數據進行分析,這無疑讓用戶隱私沒有任何保障。作為一項新興的技術,全球很多國家都沒有對大數據采集、分析環節進行相應的監管。在沒有標準和相應監管措施情況下,大數據泄露事件頻繁發生,已經暴露出大數據時代用戶隱私安全的尖銳問題。
眼下,以智能手機、智能路由器以及智能手環為代表的智能硬件,正堂而皇之的采集用戶隱私,并在不經過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做數據分析。這樣一個混亂糟糕的環境,用戶安全隱私如何保障?顯然,頭頂光環的大數據時代,安全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尖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