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4月15日訊
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
——習近平
在網絡安全形勢下,把我國建設成網絡強國,已經成為時代賦予的使命,將擁有6億網民的“網絡大國”建設成為信息基礎設施高度普及、網絡與信息安全可靠、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人才隊伍強大的“網絡強國”,無疑將成為我國信息通信業新的歷史使命。
要“大”,更要“強”
20年前,普通老百姓家里還沒有配備電腦,更別說接入互聯網了,而眼下,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用手機上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10多年前,許多家庭還在摸索怎么用“貓”撥號上網,而現在,以10M、20M為代表的光纖寬帶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前些年,人們還在討論微博是否會替代短信和博客,而如今,微信已后來居上,成為人們的新寵……毋庸置疑,這些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電話用戶數超過13億,網民規模突破6億,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80%。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中我國有3家。2013年網絡購物用戶達到3億,全國信息消費整體規模達到2.2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10萬億元。我國已成為首屈一指的網絡大國。
然而,我國網絡大而不強,離世界網絡強國仍有很大的差距。正如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指出的,“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后,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同時,我國面臨的網絡安全方面的挑戰日益復雜和嚴峻,信息化應用還處于比較淺的層次,網絡數據資源還不夠開放,電子政務發展緩慢。而放眼全球,網絡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國內的經濟發展也越來越依靠網絡作堅強的支撐。這都迫切要求我國加快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
要有強大的信息基礎設施
建設和普及信息基礎設施是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前提,只有建好信息基礎設施,才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當今,人類正大踏步進入信息社會,信息網絡和服務已逐步滲入經濟、社會與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全社會快捷高效運行的堅強支撐。與交通運輸、水、電力等基礎設施相比,信息基礎設施的戰略地位更顯重要。對于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中國而言,信息基礎設施已成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要素和重要驅動力。
從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到去年“寬帶中國”戰略的出臺和實施,表明黨和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信息基礎設施的戰略地位,建設寬帶、安全、泛在、融合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刻不容緩。為此,工信部帶領整個信息通信業,先后實施了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寬帶中國2013專項行動、寬帶中國2014專項行動,掀起一輪又一輪的寬帶網絡建設熱潮,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
然而,直到今天,我國的網絡普及率和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寬帶戰略出臺時間較晚,多年來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推進網絡建設,一些偏遠地區網絡建設投資回報率低,形成了數字鴻溝。值得注意的是,能給網絡建設帶來直接驅動力的資金支持未在“寬帶中國”戰略中予以落實,企業最關注的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何時建立、如何建立也未予以明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未建立或完善,這些都是建設網絡強國必須解決的問題。
要有屬于自己的過硬技術
微軟Windows XP“退役”引發中國兩億用戶的安全顧慮,無疑給中國人民上了生動一課:沒有自主研發的核心網絡技術,是多么的悲催。
網絡技術國產化、本土化將是保障我國信息安全的根本途徑,也是成為“網絡強國”的必備條件。我國的基礎網絡、重要信息系統的軟硬件設備大部分是舶來品,其核心技術都掌握在他人手里,這些都可能會被預設“后門”機關,給我國的信息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因此,只有建立起完全自主、安全可控的IT系統和網絡體系,把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改變受制于人的局面。安信證券分析師胡又文認為,國產化將是未來行業的主旋律,產業鏈本土化將成核心競爭要素。
網絡信息安全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國家的主權。信息網絡技術已和政治、軍事等戰略一樣,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它的意義已遠遠超出經濟范疇。IT產業國產化,不只是在IT系統架構的某一個環節、某一個部件、某一個局部范圍內進行,而是整個IT系統基礎架構,包括網絡系統、計算機系統、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系統都要重建。
D1Net評論: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網絡強國的建設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建立“網絡強國”,必須加快網絡技術的研發,不斷提升網絡自主知識產權,真正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