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60推開了免費殺毒軟件市場的“大門”。
利用免費殺毒軟件,帶動用戶下載瀏覽器,再用瀏覽器帶動導航和搜索引擎,這種免費模式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互聯網公司變現的主要途徑,不少安全公司靠這種模式賺的盆滿缽滿。
一方面,是用戶對國內安全廠商“免費+捆綁”模式疲勞的信任,另一方面,諸如勒索病毒“WannaCry”的大肆爆發又讓網民渴求網絡安全的心態緊繃起來,特別是機構用戶(政府、企業、教育、醫院等)的網絡安全隱患。
可以想象,如果任由這種矛盾的供需關系發展下去,最先繃不住的一定是安全廠商:推出新的技術簡單,挽救口碑卻很難。
就在此時,一家“刺頭”安全廠商跳出來做了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
今年3月,網絡安全公司火絨安全宣布關停流量業務,放棄所有流量收入,這是網絡安全行業首家表態不靠流量賺錢的公司。
這個舉措像一顆石子砸入安全的水池中,只聽見入水的那一記聲響和漣漪,卻沒翻起多大的浪。也許圍觀的企業這樣想:你(火絨)做得對,但我不會學你。
不耍流氓如何掙錢,火絨創始人馬剛曾表示,“希望火絨能賺健康的錢、賺長久的錢,不光站著掙錢,掙了錢還能吹牛逼。”
5月30日,火絨安全宣布火絨企業版上線(火絨終端安全管理系統1.0),機構用戶(政府、企業、教育、醫療等)均可以在火絨官網免費申請試用。
如果說關停流量業務是小石子,那么企業版就是火絨倚賴的巨石,濺起的也許不止是水花,甚至是掀翻一些在搖晃的船只。只是,要把它投進網絡安全的紅海,談何容易?
1.紅海之中找藍海市場
不可否認,國內的網絡安全市場早就是一片紅海。
基礎設施安全、終端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云安全、工控安全等各種網絡安全市場細分的企業均有不少,整個網絡安全企業規模達數百家。據安全牛的數據預計,2017年國內企業安全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400億元左右。
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網絡安全行業,任何創業公司要想“體面”的生存都不容易。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紅海的表象只不過是流量爭奪,是搜索、是導航、是下載量的拼殺,歸根結底還不是網絡安全的核心競爭。
在網絡安全一片紅海的表象下,其實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首先,網絡安全是一個剛需市場。只要互聯網存在,網絡安全就會長期存在,并且,隨著IOT(物聯網)的流行,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重視網絡安全,整個網絡安全行業就會越來越大,行業的大增長趨勢,絕對會催生出一批優秀的網絡安全公司。
其次,終端安全薄弱。近幾年,云安全成了媒體和行業的寵兒,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顯然還不能做到完美。以360為例,360云查殺每天要面對數億終端,且不說算力與服務器是否能應對數十甚至上百億的數據,單就結果而言,云查殺依賴已知的病毒庫以及機器自身有限的學習能力,就很大程度限制了云殺軟對未知病毒的查殺能力。
火絨認為,終端安全才是整個機構安全解決方案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地方,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
但市面上終端產品看似不少,用戶的需求未被滿足,比如,來自于商業軟件的侵權(俗稱流氓軟件),其會影響用戶的設備變慢;再比如國外的產品雖然技術很好,但處理國內的問題不太落地,不夠接地氣。
2.高凈值用戶+產品
行業的藍海是契機,但打鐵還需自身硬。
火絨企業版的上線,是基于火絨個人版產品已經非常成熟,且已經積累了足夠多行業經驗和技術的情況下進行的,不是“拍腦袋”進行的。
火絨的幾位高管都是瑞星出身,他們要么是深耕終端安全的技術大咖,要么是深諳市場需求的策劃,理解用戶最需要的是什么。
比如,擁有國內唯一“通用脫殼”技術的本地引擎,解決的是本地查殺的難題;比如,“漏洞攻擊攔截”,解決的是企業服務器不得已帶著漏洞運行的窘境。
與高高在上的云安全不一樣,火絨的企業產品接了地氣。
與360、亞信、安天、瑞星這些企業相比,火絨成立的時間并不算長,但火絨卻在7年里通過火絨安全個人版累積了數百萬高凈值用戶,其中就包括政府、企業、教育、醫療等高凈值用戶群體,為火絨企業版直逼行業核心的空地,鋪好了臺階。
從國內的互聯網行業情況來看,企業“不作惡”真的太難了,太多公司都喜好追求短期收益,至于用戶體驗,早就被其拋之腦后,對比之下,火絨的不靠流量掙錢就非常難能可貴。曾經業界也有公司表示要“站著把錢掙了”,但隨著行業變化+現實誘惑,“站著掙錢”道路早就走歪了,火絨的選擇是抵住“誘惑”。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七年寂寞已過,現在大概是繁華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