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經過了兩年的沉淀,過去沸沸揚揚的AI+醫療領域也開始變得冷靜。從近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來看,技術如何賦能醫療健康領域,醫院如何擁抱技術,資本、政策如何判助推兩者相互融合,這些便成了當下思考最多的問題。
億歐大健康9月20日消息,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和科學普及分會指導、藥品安全合作聯盟支持,森億智能承辦的“AI輔助臨床診療及用藥安全高峰論壇”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大會展示了信息技術與醫院之間的摩擦碰撞,森億智能CEO張少典從產業出發,認為搞技術的應放下顛覆醫療的姿態,用敬畏之心讓AI技術賦能醫療健康領域。
兩套語言體系的碰撞
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自然成了重要的生產資料。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累積了巨大的醫療數據,而這些數據將在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醫學研究、提升醫療效率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這便為AI技術進入并賦能醫療健康領域帶來了天然的機會。
據IDC預計,2020年我國醫療信息化總花費規模將達到430.01億元,期間復合增長率為11.1%;而臨床信息化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0年增長至52.17億元,期間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6.71%。
不過,盡管醫療信息化不斷被提及,但類似于“數據孤島”等醫療數據質量問題一直未被很好解決。中華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副主委董建成表示,大數據的質量決定了AI在未來發展的智能化程度,但目前的現狀是醫療數據的利用率太低了。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大數據中心主任潘偉華認為,過去的醫療信息化其實反而讓醫護人員花費更多時間在整理醫療數據和錄入電子病歷上,這無疑為他們帶來了額外的工作負擔,同時減少了醫生與病人間的交流。不過,上海胸科醫院副院長范小紅卻認為,產生這樣的問題原罪不在于信息化而是醫療領域對病歷書寫規范的高要求。范小紅認為,在很大程度上,信息化大大提升了醫療效率。
其實,這樣的討論鮮明地展示了醫療領域與IT領域兩套語言體系間的摩擦,這一點,扎根在產業的張少典深有體會。當前的AI企業不斷尋找可以落地的應用場景,但首先需要技術提供方和醫院之間用更加開放的態度擁抱彼此,因此,張少典認為,AI技術于醫療的價值在賦能而非顛覆。
AI技術要走向工程化
而對于AI如何真正賦能醫療并讓其成為有價值的醫療技術,范小紅認為,AI技術進軍醫療健康領域首先需要真正面向病人和醫護人員。她舉例表示,作為醫院院長,她通常會更傾向于采購能為醫院定制的IT產品而非已經搭建成熟的產品。
院長作為醫院的管理者,有著自己的管理思路和原則,在范小紅看來,最好的信息化產品就是可以與醫院合作配合各司其職。張少典告訴億歐大健康,目前森億智能已經與三四十家醫院進行合作,主要是圍繞臨床信息化相關的病例、檢查、用藥這些數據,進行數據治理、數據分析,病例解析。
張少典一直強調,森億智能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而非數據公司,主要提供的是技術服務,他認為醫療數據本身是不可被壟斷的,AI技術公司的機會在于將繁瑣的醫療大數據進行治理分析。張少典告訴億歐大健康,目前森億智能正在致力于研究AI技術的“黑盒子”。
因為張少典判斷,未來的AI技術更需要走向工程化、流程化。也就是,盡管技術所處理的病種不同,但因算法邏輯一樣,數據將通過“黑盒子”流程化地進行數據分析運轉。因此,AI技術公司的壟斷靠的將會是醫療場景跟構建“黑盒子”的能力。
在產業不斷創新發展、智能融合、技術推動的新形勢下,創業者需要一場可以指導各產業發展方向、厘清各產業發展脈絡、引導并鏈接資本風向、有重大影響力和啟發性的行業聚會。
2018年11月29日-30日,由億歐公司主辦的“智能產業 美好生活”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曁第四屆創新獎頒獎盛典將在北京國貿大酒店盛大召開,這將是一場匯聚5000名各產業創新者、行業領袖、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的行業盛會;是一場以引導、指引產業風向為目的,啟發并分享成功案例,將國內外先知學者的思想提前帶到國內的預見性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