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智能家居企業發力的環節集中在能源和公用事業、智能鎖、廚房和家電、監控與安全、家庭機器人、健康、報警系統等13個領域。據麥肯錫《激發物聯網潛能》報告,智能家居在2025年產值將達2000億至3500億美元。
在如今智能家居市場上,國內誕生過一批新興智能家居。作為單品切入的品牌,包括智能家電、智能插座、路由上網設備、照明系統、娛樂設備、健康健身設備、安防系統等多項產品。但終究沒有拿下消費者的心,這倒并不是因為產品的質量或者設備問題,而更多的是多它使用的程序反應遲鈍、緩慢、甚至頻繁死機造成的詬病。而消費者通過商家的宣傳使用了智能家居,手機也裝了該產品的app,但很多商家并沒有給到消費者很好的用戶體驗。
為什么智能家居概念炒的那么火熱,市場卻一度遇冷?
1、雖然使用單品切入市場看起來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但別忘了,智能家居并非剛需用品。產品的各個流程沒有進行一個很好的把控和營銷定位,讓用戶莫名買了一個體驗感不好的產品,就別想他下次買你別的智能單品了。
2、營銷模式,一個品牌從0到0·1很簡單,但是從0到1就變得非常困難。這其中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符合商家、消費者的利益模式,一個新興產品上市,誰來推?怎么推?第一目的,第二目的都需要很明確的方針和策略。市場的轉變需要多家公司也就是競爭公司去共同推動,這對創業公司做產品做市場都是一個利大于弊的階段。
未來智能家居更多傾向自動化、服務型轉變
毫無疑問,未來的智能家電將朝著家電本身的智能化方向發展,家電本身所帶的傳感器越來越多。比如一個智插座,除了本身開關和阻燃安全作用外還能根據使用家電的耗電功率和使用時間,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進行智能調整。小家電的智能程度不需要太高,功能多了反而讓消費者無從選擇。那服務化轉變又是什么呢?比如我需要做一道菜,電磁爐就可以根據你以往的口味和習慣推薦合適的菜譜。這種菜譜又可以給到醫療系統來判斷用戶的飲食計劃甚至是診療計劃,這時候,與醫療機構合作的生鮮超市可以根據用戶健康及時上門推薦合適的生蔬等等,以智能家電為載體,為用戶提供便捷而精準的服務,具備本地性、快捷性,將成為家電企業的一條轉型思路。
比如,在智能冰箱上的顯示屏上進行菜譜推薦,進而推送冷鏈配送服務;還可能通過用戶的飲食情況,判斷出用戶的身體狀況,提供飲食建議甚至形成診療計劃,這時候,家電廠商可能與醫療機構展開合作,再推薦合適的家庭醫生上門進行健康服務。
總體而言,廠商們現階段能提供的智能家居類產品仍與消費者的理解具有一定偏差,大多廠商無非是在產品上添加Wi-Fi模塊,通過手機來控制產品的開關設置等,然而離真正的全屋智能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真正的智能家居,需要同在一個屋子里的多個設施協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說,從單個智能化產品切入物聯網生意確實難以撬動。如果眾多品牌僅形成自己的信息和產品孤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實現真正的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