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想聽的歌名,smart speaker(智能音箱)就能自動搜索播放;出門忘帶鑰匙也不怕,smart lock(智能門鎖)會根據指紋或者人臉識別來開門;smart shades(智能窗簾)會在陽光太強的時候自動拉下;smart toothbrush(智能電動牙刷)會告訴你哪顆牙存在caries(齲齒)的隱患,并能推薦附近的dentist clinic(牙醫診所)。隨著智能家居近年來的快速發展,這些以往出現在science fiction film(科幻電影)中的場景都已逐一成為現實。
但是,隨著各種以smart(智能)開頭的產品大量走進生活,也帶來了新問題,就是設備的掌控權。一般來說,對新技術并不敏感的female(女性)在這場爭奪中處于disadvantage(劣勢),因為male(男性)往往更愿意嘗試新設備,擁有control over the technology(技術掌控權)。
當然,如果這種技術上的inequality(不平等)僅局限于對smart TV(智能電視)頻道的爭奪還算好,女性付出的代價至多是被迫看sports event(體育賽事),而錯過鐘愛的soap opera(肥皂劇)。但如果這種不平等進一步延伸就危險了,比如有人反映給生活帶來便利的智能家居設備反而成為harassment(騷擾)、monitoring(監視)、revenge(報復)的手段。
比如smart security camera(智能攝像頭)本來可以告誡unwelcome guests(不受歡迎的客人)離開,但可以被用來監控家里的一舉一動。即使是在伴侶離開家之后,這些設備也留在家中,繼續發揮intimidate(恐嚇)和confuse(迷惑)的作用。
當智能家居設備變成domestic abuse(家庭暴力)的手段時,這肯定不是designer(設計者)的初衷。面對這種情況,受到不公平待遇者至少還有保留的招數:pull it out of the wall(把電源從墻上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