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商機龐大,市場成長速度加快,不過智慧家庭系統的軟硬體設備牽涉甚廣,觀察Google、Apple、Samsung、小米的策略皆是開放智慧家庭平臺,讓第三方廠商參與,以結合不同廠商之間的優勢,提供消費者生活中各方面的應用服務。
Apple及SmartThings透過定義完整的架構,提供廠商較大的設計彈性空間。
從目前廠商目前的開放方式來看,主要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為硬體資源的開放,透過開放晶片模組及云端設備,降低廠商加入智慧家庭的成本,快速拓展智慧家庭產品,藉晶片模組解決通訊協定不一致的問題,并且掌握核心的用戶數據,小米的開放方式即屬此類。
第二種為開放部分用戶數據,讓各設備廠商根據數據設計應用服務,在同類型設備中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吸引消費者購買,而透過各個設備逐個串聯,逐漸形成智慧家庭平臺,Googlenest的開放方式即屬此類。
第三種為建立智慧家庭框架,統一廠商彼此間的溝通語言,并且有系統的整合家中數據,讓各個廠商能應用數據,在架構中各司其職,AppleHomeKit及SamsungSmartThings即屬此類。
硬體開放加快發展速度,提供數據增加服務差異性
從第三方廠商的角度來看,第一種硬體資源的開放,可降低廠商加入智慧家庭的成本,進而降低產品價格,加快智慧家庭發展速度,但核心數據掌握在主要平臺中心廠商小米,第三方廠商失去在智慧家庭發展主導權,服務開發受到限制。
第二及第三種透過開放API讓廠商可應用部分數據自行設計應用服務,此種方式與之合作的廠商本身必須具備較高的軟硬體開發能力,必須能自行設計程式以利用數據提供應用服務,及具備設計、制造硬體商品的能力,但自身應用服務發展的彈性較高,給予合作廠商較高的主導權,因而使廠商加入意愿較高,合作廠商類型較多元,能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如Googlenest的合作廠商除了小型家電用品及安全監控設備廠商外,亦往車廠延伸,將服務延伸至電動車充電系統、其他車載設備等,提供消費者更完整的服務。
然而第三種建立框架規范讓廠商加入的方式,對廠商的審核較為嚴格,以Apple為例,必須使用通過MFi認證的晶片,才可加入HomeKit,而會使平臺發展速度較慢。
創造有感應用為未來成功關鍵
觀察主要智慧家庭平臺廠商,皆透過單一產品進入家庭,減少消費者購買的成本,利用單一產品整合家中數據并成為控制中心,占據智慧家庭最核心的位置。
雖然小米所訴求的遠端控制似乎并沒那么智慧,但卻是消費者最能立即感受到的用戶體驗,且協助廠商降低開發成本進而降低產品價格,而能使小米的智慧家庭快速進入市場,但市面上已有許多相似的產品,若是未來無法提供不同于其他廠商的服務,將陷入價格競爭。
長期而言,物物連動的智慧家庭為未來發展趨勢,但消費者對于智慧家庭真正的需求尚未明確,因此nest、Apple及SmartThings透過開放API結合眾人的創新力量發掘市場需求,降低開發新應用服務的風險,而未來不論何種新應用服務成功,其智慧家庭中心的位置皆不可取代。
在未來的平臺競爭中,盟友便成為成功關鍵之一,而Apple及SmartThings透過定義完整的架構,提供廠商較大的設計彈性空間,觀察目前各平臺的合作夥伴,集中在小型的家電用品,Google積極發展各項應用服務,如與汽車應用的結合、與保險業者的合作,而SmartThings則可結合母公司Samsung的力量,未來與大型家電產品的合作將更為完整,如何創造出讓消費者立即有感的服務,為廠商未來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