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庫克執掌蘋果之后,蘋果的創新能力出現大滑坡。兩年前,蘋果迎合潮流,推出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準備讓用戶使用各種iOS設備控制家居設備,不過兩年時間過去,許多指標顯示蘋果在智能家居市場已經遠遠落后于對手。
更糟糕的是,亞馬遜創新推出了家庭語音聯網設備Echo,能夠用說話控制各種家居設備,而在語音智能家居方面,蘋果的差距更為明顯。
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CNET報道,蘋果2016年的開發大會即將舉辦,而在2014年大會上,蘋果發布了HomeKit平臺。按照蘋果的設想,用戶可以利用手機、平板等工具,隨意操控家用電器。
不過發布兩年之后,和競爭對手相比,蘋果HomeKit的表現并不樂觀。除了第三方設備合作伙伴稀少之外,在最新的“類似Echo”設備的研發中,蘋果又處于落后地位。
在即將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大會上,蘋果是否會重新介紹智能家居的進展,以及是否會證實媒體所謂“對外部硬件伙伴開放Siri接口”,將值得關注。
目前,谷歌、亞馬遜、蘋果都已經進入了智能家居市場,企圖成為平臺提供商,而衡量一個平臺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指標是合作的第三方家居硬件廠商的數量。
在蘋果官方網站,HomeKit相關資料顯示蘋果到目前為止只有16家硬件伙伴(實際上是17家,包括智能鎖制造商August,但是蘋果并未更新網站),兩年當中發展了16家,這一成績并不理想。
作為對比,谷歌旗下的Nest平臺已經擁有70家硬件伙伴,亞馬遜的Alexa語音助手也已經獲得了將近40多家智能家居相關的硬件伙伴。幾乎是在和蘋果相同的時間里,谷歌和亞馬遜獲得了更多智能家居硬件伙伴的支持。
另外,隸屬于韓國三星電子的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硬件伙伴數量也遠遠超過蘋果。
蘋果HomeKit硬件數量稀少的原因之一,是外部硬件廠商獲得蘋果認證耗時太長。據報道,蘋果早期的硬件伙伴,比如Lutron、August、Ecobee,為了符合蘋果的標準,被迫使用蘋果批準的外部芯片,重新開發設計了新產品。
當然外媒也指出,如果能夠提高智能家居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用戶體驗,那么在外部硬件認證過程中花費更多時間,無可厚非。這種戰略對于蘋果長期的智能家居發展有利,但是在目前,蘋果的HomeKit需要獲得更多家居廠商的關注。
媒體指出,對于消費者而言,廠商難以解釋安全性、可靠性這種抽象的概念,蘋果需要做的,是盡可能增加支持HomeKit的產品數量,包括不同價位都推出不同產品,從而讓消費者更能夠接受HomeKit平臺。
亞馬遜的Echo獲得了巨大成功,隨后在整個科技行業引發了模仿的熱潮,三星電子、谷歌都已經推出了家庭聯網語音工具(也被稱之為“智能音響”)。有媒體認為,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相比,一個能夠聽懂家庭成員對話的設備,將是一個更加理想的智能家居控制設備。比如與其在手機上打開專用的APP,進行各種選項設置,家庭成員只需要朝著一個智能音箱喊一聲“請關窗戶”即可。
有傳言稱,蘋果也被亞馬遜的Echo所動,決定開發類似的產品。另外,蘋果也會學習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的模式,對第三方廠商開放Siri工具,如果傳言變成現實,果粉用戶將能夠通過Siri,操控外部家居設備。
蘋果是否會在全球開發大會上證實開發“模仿Echo的”產品,目前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