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智能家居這一塊的專利申請,對于國內的企業來說可能是一個探索的姿態,但國外在這一塊搶先一步,已經有做得比較成熟的公司。
而其中較為領先者,就是在2014年初被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從而引起智能家居市場巨大反應的NEST LABS(耐斯特實驗)公司。
Nest是一家家庭自動化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利亞帕洛阿爾托,主要設計和制造驅動傳感器、嵌入式wifi、Nest恒溫器和智能煙霧探測器,由前蘋果公司的工程師托尼·法德爾(Tony Fadell,前蘋果資深副總裁)和馬特·羅杰斯在2010年聯合創立。
(1)說是在2010年成立,但Nest申請專利的步伐也從這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據目前檢索到的專利看,最早的專利可以追溯到2010-03-19(BTW:對于一般的國內企業而言,如果要看到專利申請,通常要等到公司有一定規模,能夠產生經濟的收入,才能實質上進行)。蹊蹺的是,雖然Nest在2013年才推出智能煙霧探測器( 在這之前Nest智能恒溫器第一版于2011年推出(上圖左),第二版(上圖右)于2012年推出),但Nest所申請的第一件專利:
US8754775:Use of optical reflectance proximity detector for nuisance mitigation in smoke alarms)卻是與煙霧探測器相關:專利涉及一種煙霧報警器,包含可產生感測信號的煙霧感測電路,并包含近距離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當煙霧產生時發出警報,當用戶靠近時警報消除一段時間。
從這個專利申請可以看出兩點:
第一:國外的企業進行專利申請,都是想法先行,產品隨后;
第二:所申請的專利,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非常明晰的產品構想,而趨向于是概念或點子。
(2)至少在智能溫控器、煙霧器領域,Nest所布下的專利申請,已經非常地完備。
從檢索的數據上看,截止2015年3月1日,Nest全球專利/專利申請281件,美國(US)專利最多,為180件,中國(CN)專利、歐洲(EP)、加拿大專利較少,分別有17件、16件和14件,如下圖:
有意思的是,Nest的PCT申請的份額高達20%,可見,其正在對潛在市場進行觀望,隨時可能進入相關國家,從而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NEST的專利涵蓋了其產品(智能恒溫器及煙霧器)所涉及的各個技術方向,如下圖:
具體包括了:
最上層的人機交互及結構類專利:包括了智能恒溫器、探測器的外形設計和圖形界面設計。
中間層的數據處理類專利:包括了無線操作、分布式計算、云端管理等。
最底層的后臺智能算法類專利:通過各種先進且完善的算法,Nest能在和用戶不斷的交互中進行自我學習、訓練和改進,從而主動地為用戶提供最優化的溫度調節環境。
由于從最底層到最上層,Nest都作了非常完備的專利布局,因此對于后來者而言,要避開Nest所構建的專利壁壘,會有相當的難度。
(3)Nest的專利布局/技術核心集中在智能化方向:一方面,系統會對住所的環境進行熱力學模擬(這些數據可能來自于入住房間的網絡接入、用電量情況、郵政編碼位置的天氣預報等),從而提供全天24小時的預測;另一方面,系統會主動學習并適應用戶的環境需求。例如,用戶在星期一、星期二連續兩天在早上10點鐘出門上班,在星期三系統會自動調節早上10點鐘為節能溫控模式。總體上,NEST希望它所做的,應該是不需要用戶太多干預和操控的家庭網絡系統。
這也給后來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思路,即:由解決的一個具體的問題出發,單點突破,擴展延伸,從而形成自身的專利布局優勢:
總結一下:可以預見未來智能家居的創新將更集中在更人性化的功能應用、更吸引用戶的交互方式以及更便捷的產品結構方面,后來者如果可以從新的使用環境去發現新的問題,抓住機會從單點進行突破,將更有可能在未來的專利(技術)之戰中立足腳跟,構建形成自身的專利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