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被認為是智能家居中最具“剛需”屬性的一部分,無論在家庭財產安全方面,還是在室內環境安全方面,抑或是人身安全方面,智能家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消費者某些潛在痛點,而這也手機廠商小米、家電商海爾、智能家居設備提供商物聯傳感等企業為什么不約而同推出智能家居安防套餐的重要原因。
不過,不久前的一則消息讓解決痛點的智能家居安防竟成了消費者重大痛點,著實令人大跌眼鏡,完全可以用“萬萬沒想到”來形容,因為安防設備的最大問題恰恰卻是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認為,智能家居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提升用戶家庭生活的安全性,而其中的重要設備就是智能家居安全防護產品,如門窗磁、紅外入侵探測器、煙霧探測器、空氣凈化器等,當然還有被我們最為倚仗的“千里眼”智能攝像頭。然而,美國著名科技博客Gigaom一篇相關報道讓我們明白,這種認識可能有點一廂情愿。
Gigaom的報道中指出,“企業安全研究公司Synack對16個常見的物聯網設備進行了測試”,測試對象不乏世界知名的智能家居設備,例如去年被谷歌收購的Nest和被三星收購的SmartThings等,而測試的結果既在意料之中又令人備感意外。
意料之中的是,所測試的智能家居設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問題,這點早就在安全專家的警告范圍之內;令人備感意外的是,最不安全的設備不是恒溫器,也不是煙霧探測器,而是我們平常認為對家庭生活安全都具有直觀意義的智能攝像頭。智能攝像頭支持用戶隨時隨地遠程查看家中的情況,但卻是智能家居中安全漏洞最多的設備,不但設備本身存在安全風險,而且“通過云端分享數據,新的安全隱患又會產生”。
無獨有偶,美國另一家知名科技網站Re/code去年8月份就智能家居安全問題也作過類似的報道。在Re/code的報道中,主要針對的是惠普Fortify應用安全部門的調查,該部門對市場上十種最熱門的物聯網設備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這些設備竟存在250種不同的安全漏洞。雖然惠普沒有透露具體的設備,但指出其中包含網絡(智能)攝像頭。
與Synack不同的是,惠普的Fortify應用安全部門沒有指出最不安全的智能家居設備是智能攝像頭,但卻說明了安全漏洞可能帶來的危險。這些潛在問題就像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被引爆,而“一旦一臺設備被入侵,重復的漏洞將導致入侵接二連三地發生”,并最終導致用戶安全信息泄漏,其中自然包括智能攝像頭。
事實上,早在13年10月,貝爾金的兒童監視器就曾被黑,引發了不小轟動。相關報道指出,當時“貝爾金的兒童監視器便被黑客入侵成為了竊聽器,而病毒一旦入侵iPhone設備,甚至可以讓所有的智能設備通過相同的機制感染。”報道所說的兒童監視器其實就是一個智能攝像頭。
由此看來,智能家居安全問性的確相當糟糕,病得不輕,但我們也不必為此過于擔心而因噎廢食。分析人士指出,智能家居是未來發展趨勢,必將走進大眾消費者家庭,安全問題雖然使智能家居存在被黑客入侵的風險,但也能一定程度上喚起廠商的安全意識和警惕性,在研發中對這些安全問題做出妥善的預防和解決方案,從而不斷推動智能家居技術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