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Google在今年1月收購家庭智能溫控器Nest,還是三星在今年8月收購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不難看出,智能家居行業已經成為業界新一波的浪潮。不過,除了Google、三星這樣的廠商外,國內的家電巨頭海爾在這個領域也已經開始布局,甚至已經做出了一些有特色的產品,比如,能和微信互動的智能冰箱、海爾U+平臺,空氣盒子等等。
從國內的智能硬件產品來看,很多廠商們其實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室內環境控制這個方面。在互聯網大會的“智能硬件功能與設計”開放討論環節上,創新工場用戶體驗總監吳卓浩也暗示海爾正在嘗試和該領域相關的產品。 吳卓浩在論壇中提到,做智能軟硬件,就是要破除傳統工業設計的思路,從互聯網產品、用戶體驗的角度思考,才能夠得到很多非常棒的切入點,進而改善現有的體驗。
針對室內環境控制這方面的問題來說,每個人回想自己使用空調的過程中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痛點,而如果我們從硬件的角度、用傳統思路來思考,這些事情看上去都是無法解決的,畢竟它涉及到很多復雜的用戶行為,但從互聯網產品的角度看,一個具備室內環境控制能力的智能硬件應該生來就匹配一些功能進而解決這些難題。那么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室內環境控制硬件呢?
自智能 對于智能家居產品來說,為了解決讓用戶不斷調節每一臺設備的問題,所以自動化的智能學習機制就顯得不可或缺了。這一點,無論Nest,還是三星收購的SmartThings,它們都有一個“大腦”去主動學習用戶的喜好,并且能根據不同的人群設定不同的模式。
這一點放到室內環境控制方面一樣適用。畢竟,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很多用戶可能都會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溫度,所以人們肯定希望這些設備能有一個智能化的調節方式,自動學習,自動調節。 全聯接 從互聯網的視角看,事物應該是連接在一起的,智能家居產品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自智能”之外,室內環境控制產品還應該具備“全聯接”能力。無論是開放API還是制定像OIC、AllSeen Alliance這樣的智能家居行業標準,大家看中的都是互聯互通的能力。
現在,人們的家中往往會有空調、煙霧檢測、空氣凈化等各種與室內環境相關的設備,如果這些設備只能單獨操控,那么肯定就算不上智能家居了。所以一個智能化的室內環境控制產品理應當可以操控每一臺與環境相關的設備。所以它應該是一個多品牌、多類別兼容并且開放源代碼的產品。 觸感化 從業界的情況來看,雖然我們很希望智能家居這個“大腦”能自動幫我們完成所有的事情,不過這可以看著是終極目標,當前我們還是免不了要偶爾和它們打打交道。這個時候一個友好的人機交互模式自然就不可或缺了。
作為一個家庭的主人,當這些智能設備的大腦偶爾失靈時,你肯定不希望失去對這類設備的控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理應當是需滑幾次屏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即讓用戶可以用手機控制又能遠程操作。遙控器以及復雜的顯示屏按鈕這些元素不應該再是用戶的必須選擇,一個“觸感化”的操作方式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標配。
所以,一個智能化的室內環境控制設備不但需要聯接能力、具備自動化的學習機制,還應該有觸感化的操作方式。具體到海爾的室內環境控制產品來說,它應該是基于空調的智能家居平臺;而作為一個控制型的產品,毫無疑問又要承擔“大腦”的角色,所以自帶智能化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之外,拋棄遙控器和復雜的操作面板按鈕,轉而使用手機應用調節也是應該順應的趨勢。
其實,在家居智能化方面,像Nest、SmartThings這類國外的廠商已經做了許多探索,這些產品層面的某些特點一樣反映在了國內若干智能家居設備上,海爾正在做的這些嘗試也是在迎合這些業界趨勢。不過,由于國內外的家庭環境概念和用戶需求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們也期待海爾這樣的廠商最終能利用在家電行業積累的經驗做出更適合國內家庭用戶需求的智能化家居產品,室內環境控制產品可謂是這其中重要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