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今越來越多的廠商將目光瞄準了智能家居行業,但是,目前市場對於智能家居的反應並不熱烈,許多致力於智能家居的企業也是處於勉強維持的尷尬境地。
“人還沒到家,牛奶機已經開始煮牛奶﹔電飯煲中洗淨的米飯進入蒸煮狀態﹔客廳的立式空調自動打開並調到合適溫度﹔水龍頭的水正以50℃的溫度緩緩注入浴缸﹔臥室的窗簾已經拉上……”這是早些年人們描繪的智能家居圖景。
然而,智能家居能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它正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進一步迸發活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目光瞄準了這一朝陽行業,微軟、谷歌、飛利浦等跨國企業紛紛介入﹔智能家居軟件也開始與有海量用戶的社交軟件對接,通過微信、語音軟件就可以控制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家居概念股持續上揚……至此,智能家居的概念甚囂塵上,大有噴薄欲出之勢。
與此並不相稱的是,目前市場對於智能家居的反應並不熱烈,許多致力於智能家居的企業也是處於勉強維持的尷尬境地。盡管我國擁有1億多潛在的智能家居客戶,但讓住戶真正願用、樂用並享用智能家居帶來的便捷和舒適,仍是眾多科技工程師和廠家未來探索的方向。
智能家居遠兮近兮
“互聯網+居家設備=智能家居?” 致力於智能家居市場開發的閃聯信息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斌質疑道,智能家居的發展事實上並不意味著更簡單的物聯接、更便捷的終端控制,它的真正意義是滿足人們對現代生活的種種需求,讓生活更從容、更舒適。
而在南京物聯有限公司媒體發言人張曉君看來,智能家居實質上是一種互動的生活,不光給人的衣食住行,甚至在娛樂、教育等方面都能帶來便利,其宗旨為了給眾多家庭帶來人性化的、娛樂化的感受,讓人們認識到它是一種時尚高效的家居和辦公方式,簡而言之,智能家居的存在不僅可以加速信息化溝通,同時也可以升華人們的生活。
早就有聲音宣稱,2014年是智能家居崛起的一年,智能家居開始走近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一年,眾多新興科技企業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的行列,華為、科大訊飛、阿裡巴巴、百度等的參與就是很好的例証。
然而,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協會研究部主任潘岐灼說,這只是一種並不客觀的錯覺。
“當前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存在著一些偽命題。” 潘岐灼把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比喻成“熬湯”,他認為當前最大的變化是,熬湯的廚師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傳統的家電企業、互聯網公司正在積極進入智能家居,但並非所有人都清楚這鍋湯到底是要熬成什麼樣的一鍋湯,“問題是,這鍋湯極大可能是老火湯”。
“在我看來,現在的智能家居還隻能說是智能硬件與家居產品的一種物理結合。” 張曉君告訴記者,盡管很多人認為智能家居至今已經歷了將30多年的發展,而事實並非如此。“人們對智能家居的定義要早於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的出現。因為智能家居和物聯網是緊密結合的,可以說是其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物聯網的概念才出現幾年,怎麼能說智能家居已發展30多年了呢?”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智能家居,譬如用手機遠程控制或定時開啟家裡的設備,讓空調自動打開、熱水器自動加熱、白熾燈自動亮起等等,這些不過是幾種智能單品的呈現,還屬於智能家居概念的雛形。”張曉君說,“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離我們還很遠,但它一定會到來。”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也稱,家居的“智能化” 要經過一個演進路徑,需要從單品慢慢過渡到家庭、城市和社會,因此現今階段下的智能家居還只是這個路徑中的一個小小站牌,距離終點站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家居智能化路途漫長
2006年,美的集團和閃聯結緣,美的集團正式進入智能家居領域。2008年,康佳集團“數字家庭網絡顯示終端平臺的研發以及產業化”被授予深圳市科技創新獎,該平臺宣示康佳加入智能家居行列。2009年,海爾與中國電信聯手,以U-home技術平臺叩開智能家居的大門。 各大家電企業雄心勃勃,從中不難看出無論革新的進度如何,“智能家居”在眼下已然成為一塊金字招牌。然而,盡管智能家居在市場被翻炒得火熱,許多展會上也不時出現相關智能產品的身影,但眾多從事智能家居行業的人士一致認為,智能家居實質的發展才剛起步,很多難題還尚待解決。
“現在很多最終用戶對智能家居的概念並不明確。”張曉君說,“從市場現狀來看,智能家居尚處於概念炒作階段,真正了解智能家居、對智能家居產品有切身需求、深入了解的終端用戶並不多。”
“智能家居市場目前並不成熟,消費者對智能家居概念的了解仍需要一段時間。”在張曉君看來,這種理解誤差導致的需求不高才是智能家居面臨的最大問題。
“就像賣東西,商家自己對這個產品的用途及意義都解釋不清楚,如何讓你的顧客去接受你的產品?這就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理解偏差。” 張曉君說,“現在有很多人會把智能家居理解為智能家具。”
潘岐灼認為,目前智能家居面臨的困難,除了客戶對智能家居這個概念的模糊外,智能家居市場價格、性能、安裝與售后都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也成為其發展的阻礙。
“但我認為上述困難都不是最主要的障礙,智能家居的體驗感不足才是智能家居發展受到的最大阻礙。受以前工業技術的影響,智能家居在設計上遺留了大量舊工業化色彩,從而使得這種智能家居的設計在體驗感上有很大的缺陷。” 潘岐灼說。
家居如何真正智能
“智能家居的未來應該去中心化,它不會是隻有一個唯一的入口。”王斌日前在2014智能家居世界大會上說,目前智能家居市場的大趨勢就是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企業,都在做平臺,都要做一體化。但對於用戶來說,智能家居的價值體現在其功能的可靠性以及不需太多的注意力上。
這與潘岐灼不謀而合:“愛好者和懶人,是技術進步的最大推動力。”
張曉君則認為,智能家居市場的開拓,首先技術上必須完善。“人們對事物都有一個初步印象。一旦老百姓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反感了,那麼再想讓他接受,就很難了。所以我們必須讓客戶在接觸時,就從內心接受它,而不是排斥。”
而這距離人們愛上智能家居,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智能家居想要進一步發展,應該做到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愛好。”潘岐灼認為,此外要讓客戶看到這種產品所帶來的顯性和隱性效益,前者譬如節能減排,后者譬如時尚、可穿戴。
“智能家居發展到最后,應當是一種無需借助任何終端設備,就可直接將人的感官感受傳遞給家居設備,讓它們能夠讀懂人的心思。這便是物聯網時代所提倡的‘傳感’——我感覺空調溫度低了,
有些冷,這時空調能夠感知並自動將溫度調低﹔我感覺地臟了,清潔機器人就能讀懂我的意思,去擦地。”張曉君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家居設備與人腦直接對話。“而要實現這個理念,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需要一個過程,同時也需要特定的時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