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被確定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一項戰略任務,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目前我國社會經濟不斷深入發展,環保問題越來越復雜,對環保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傳統的環境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環境管理和社會公眾的要求。借助信息技術工具對環境進行監測和監控已成為人們共識。
我國在2013年創建103個“智慧城市”,在環保領域中充分利用各種信息通訊技術,來感知、分析、整合各類環境保護信息,對各種需求做出智能來響應,使環境決策更加切合環境發展的需要,“智慧環保”應運而生。
一、“智慧環保”的基本理念及意義
“智慧環保”的基礎是物聯網。基于“數字環保”平臺和物聯網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深入發展,構建環保領域覆蓋全國的物聯網系統,是實現由“數字環保”向“智慧環保”轉化的第一步。在全國選擇基礎較好的地區開展“智慧環保”試點,建立環境捂臉監測網絡,實時采集污染源數據、水環境質量數據、空氣環境質量數據、噪聲數據等環境信息,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實施智能化遠程監控,對各種環境信息進行智能分析,將為“智慧環保”的全面推進奠定良好基礎。
“智慧環保”從概念的形成到全社會的參與,是當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為新時期環境保護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嶄新的思路。物聯網是繼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技術革命,是新時期環境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智慧環保”充分利用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感知為先、傳輸為基、計算為要、管理為本,構建環境與社會全向互聯的智慧型環保感知網絡,率先實現環境監測與監控的現代化和智能化,率先實現環保物聯網技術的標準化和產業化,率先探索環保物聯網系統建設,達到“測得準、傳得快、算得請、管得好”的智慧環保總體目標,對于提高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能力,提升環境監管的現代化水平,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環境保護的戰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重慶建設環保物聯網經驗
重慶市環保局近日組織召開全市環保物聯網工作會,部署了2015年全市環保物聯網的工作要點,要求今年內建成全市環保物聯網總體框架,實現環境信息橫向互通、縱向互聯。
會議要求,2015年全市環保物聯網工作要以數據貫通為突破口,建設市區兩級主干,同時擴展環保物聯網前端覆蓋范圍,建立區縣環保物聯網監控調度分中心,推動智能移動終端配備和環保物聯網平臺的應用,在全市實現“一網一端一中心”。
根據全市環保物聯網會議的部署,重慶各區縣環保部門須配合市環保局完成視頻會議系統、環保物聯網調度中心、智能移動終端、環境監測監控系統、環境管理軟件系統等平臺的建設。
此外,各區縣環保局還需獨立承擔單位內網建設、安裝環境污染源監管點電子標簽、補充完善污染源基礎數據、建立網格化巡查機制等任務。
會議還明確了環保物聯網的牽頭單位,由重慶市環保局對全市環保物聯網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和統一運維,將全市環保信息資源集中共享到市級環保云平臺,由市級環保云統一提供服務。此外,各區縣環保部門的系統建設要遵循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以實現與市級環保云平臺的共享和互通。
三、結語
“智慧環保”是“數字環保”的延伸,但隨著“智慧環保”概念的提出和發展,其內涵與數字環保相比有著深刻的變革。“智慧環保”是當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為新時期環境保護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嶄新的思路。提高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能力,實現“數字環保“向“智慧環保”重大跨越,對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環境保護的戰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關“智慧環保”的概念與內涵仍在不斷豐富,其建設模式也在不斷探索中。
“智慧環保”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新型技術支撐手段的應用和面向綜合性決策智能化兩個方面。一方面,隨著新興的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環境模型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環保”的技術支撐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另一方面,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面向環境管理中的綜合性決策需求也日益迫切。
如何有效的進行環境形勢分析與預測,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趨勢,建立環境經濟形勢分析指數與預警方法,開發短、中、長期環境預測模型系統,開展環境形勢分析與預測,識別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環境問題;如何針對環境目標與方案的不確定性問題,建立多情景方案、模型方法及決策支持平臺,開展不同目標可達性及多方案的優選模擬理論與應用研究;如何以投入產出模型、CGE模型、費用效益分析、系統動力學模型等為基礎,開展環境政策的模擬分析,對環境政策投入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貢獻度進行測算分析,是未來“智慧環保”在宏觀決策層面關注的重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