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已有長足進步。目前人臉識別已經在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發力,迎來運用的“井噴期”。專家認為,未來人臉識別技術還會繼續突破,其應用領域也將不斷延伸。
輸入密碼、指紋識別、聲紋認證、人臉識別……人類社會史上經歷了數次密保安全的變遷,每一次變遷都伴隨著科技的持續發展和大眾對技術的認知與接受。
由于智能設備的天然屬性,目前人臉識別的功能在手機上搭載比較常見,人臉支付、人臉解鎖等功能在新型產品中比比皆是,蘋果、小米、VIVO等都推出了帶有人臉識別功能的產品,部分智能電視也搭載了人臉識別的功能,比如兒童鎖等,在公安刑偵、身份管理、車站安檢、無人零售、銀行金融、圖片管理等領域,人臉識別同樣擁有無限潛力。
2016年和2017年,國家先后出臺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實施行動方案》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同時要加快壯大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多方面的應用,人臉識別也作為應用方向之一,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點研發項目。
人臉識別技術始于20世紀60年代,至今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路程,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是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從范圍上說,包括人臉圖像采集、人臉定位、人臉識別預處理、身份確認以及身份查找;從融合領域上說,人臉識別技術融合了生物學、心理學、認知學、模式識別、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多維度領域;從準確程度上說,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實現了重大突破,目前人臉識別系統最高準確率可以達到99.5%,高于人眼識別的97.52%的準確率。
目前,我國的人臉識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眾所周知,人工智能的基礎之一便是大數據,中國人口眾多,環境復雜,為人臉識別奠定了數據基礎。相對于指紋識別、虹膜識別等其他生物識別來說,人臉識別的隱私性更弱,具有直觀、簡潔、快速等優勢,因此在商業方面更容易受到青睞。
但是,由于人臉經常處于動態,在技術方面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勢,例如被識別人所處的位置、光線、臉的角度、運動、遮擋、整/毀容、畫妝、年齡甚至表情、雙胞胎等都會對準確率造成一定影響,為彌補這一缺陷,在現有階段或者采用靜態人臉識別,或者采用機器識別與人工核驗雙重保證。
具體到應用領域,在大眾接觸最多的范圍,應該是銀行驗證、機場/車站/安檢/通關/酒店驗證和新零售領域。
許多銀行在大額轉賬、身份驗證等步驟會采用數字密碼+人臉驗證的雙重方式,來保障用戶的財產安全,例如招商銀行;也有部分銀行推出了“刷臉取款”功能,例如農業銀行和招商銀行,當然為了防止萬分之一的錯誤率,也會輔助手機號驗證和密碼驗證。
機場、車站等安檢、通關入口也會配備一定的人臉驗證手段,截止到今年7月,已經有多個機場通過采用人臉識別技術,使乘客能夠輔助或自助過關,例如深圳寶安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沈陽仙桃機場等,極大程度的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安檢、通關的效率。
新零售領域也是人臉識別能夠大顯身手的又一領域,通過人臉識別,顧客可以進入無人零售商店,完成商品選購并支付等一系列操作,還能夠起到一定的安保作用,同時對無人零售商店的數據采集和優化運營也有很大作用。
從心存疑慮到深信不疑,從迷惑不解到豁然開朗,同其他身份驗證方式一樣,人臉識別也經歷了來自技術、社會和經濟的多個發展階段。新事物的誕生總會伴隨著懷疑和制約,但空間與發展更是新技術的廣闊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臉識別技術能夠更廣泛地運用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為大眾帶來更智能、便捷的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