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集產業、技術、模式、資本于一體的開放復雜的系統,智慧城市建設正在步入發展“快車道”。目前,分散在各領域各行業的智慧元素比較“碎片化”,完整的政府治理和社會化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專家認為,需要有一個中樞系統將這些智慧元素整合統籌,并全局優化
今天的城市,正在疾步向前擁抱智慧時代。在日前舉辦的2018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與第269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第十二屆中國工程管理(智慧城市)論壇上,專家與企業代表齊聚深圳,把脈城市治理,共話城市之智。與會專家認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將會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更好地破解城市發展中的各種問題,提升城市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推動數字化轉型
我國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隨著政策紅利的進一步釋放和資金的大量投入,智慧城市產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分析,今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7.9萬億元,未來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3.38%,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25萬億元。
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與物聯網相結合的產物,其實質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城市運行系統的互聯、高效和智能。曾擔任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的黃奇帆指出,智慧城市建設可分為4個階段循序漸進——首先讓城市各種各樣的物能夠說話;其次讓物與物之間能夠對話;再次讓物與人能夠交流;最后讓城市會思考。這決定了智慧城市建設有4個版本:“1.0版”是“數字化”,這是智慧城市的初級形態,目的是讓我們生活的世界可以通過數字表述出來,讓物能夠“自我說明”;“2.0版”是“網絡化”,通過網絡將數字化城市連接起來,實現數據交互,物和物之間能夠對話;“3.0版”是“智能化”,在網絡傳輸基礎上實現智能反應與調控,比如智能設備、智能交通、智能工廠等;“4.0版”是“智慧化”,借助萬物互聯,使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類智慧的驅動下優化運行。
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說:“到現在為止,我國大部分企業還停留在‘1.0版’或‘2.0版’,在進行智慧城市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應考慮智能化向哪里走,智慧化又該怎么做,對智慧城市的發展軌跡有一個預判。”
以城市為基礎推動全面數字化轉型,仍然是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著力點。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提出,要通過建設“數字孿生城市”,迅速摸清城市“家底”,精確到一花一木、一路一橋,把握城市運行脈搏,并以更少成本、更快速度推動創新技術支撐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落地。“‘數字孿生城市’可以理解為實體城市在虛擬空間的映射狀態,它支撐并推進城市規劃、建設、服務,確保城市安全、有序運行。”劉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