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窗口開始試行電子簽章,旅行社在系統內提交電子名單后,窗口直接審核生成附帶電子公章的電子名單。“我們的后臺系統與海關已經打通,審核數據第一時間會傳到海關,出境領隊直接打印出帶電子簽章的名單交給出境口岸即可。”杜璽牧說,“現在已經有300多團次近千游客通過電子簽章的方式完成了出境審核。”
記者在整個濟南政務服務大廳已見不到市場監管窗口、食藥窗口等政府部門單獨開設的窗口,取而代之的是根據辦事流程梳理后劃出的商事辦理窗口、馬上辦窗口、投資建設窗口等“一窗受理”窗口。而這背后也與政務系統的打通有關。
“我們對濟南市政務服務大廳497項事項,包括303項行政許可事項和其他行政權力事項重新梳理,在梳理前提下把即辦件包裝打造成為馬上辦窗口,同時加快大廳運轉模式的轉變,從原來政府部門分設窗口,變成集成受理。”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安紀文說,一窗辦理將實現大廳叫號、前臺受理、后臺接件、統一出件、郵政快遞等功能,現在只需要在一個窗口提交材料,就能辦理完成業務。
安紀文介紹,目前濟南依托省市級政務服務平臺,已完成對行政審批平臺的升級改造、一窗受理業務綜合系統的技術搭建和功能支撐。已經定制了濟南市人防辦、市環保廳、市城管局、市安監局、市地震局、市安全局、市文廣新局、市衛計委8個部門使用一窗受理系統的用戶名權限分配,配置了213個事項的表單、時限定制等,初步實現了平臺數據的無障礙流轉。
打通數據除了讓市民到政府辦事效率大大提升之外,還能讓城市管理更精細更高效。19日中午,濟南市市中區四里村英雄山社區網格員劉金蘭在巡查時發現馬鞍山路的濟南市園林局宿舍過道堆著一些廢舊家具。打開手機里的“智慧市中”APP,她拍了張現場照片上傳。劉金蘭說,照片上傳之后,系統會派處置隊伍到現場。說話間,附近接到通知的兩位環衛工人開著車把廢舊家具運走了。
在英雄山社區,像劉金蘭這樣的網格員有10位,分別負責5個網格的巡查。
濟南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說,全市各區的城管都已經實現了網格管理,市中區在去年進一步把網絡管理落到了社區級,這使得網格管理更精細。市中區數字化城管中心主任焦凡根說,社區進行網格管理之后,今年上半年市中區主動發現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7.4%。“巡查得細了,增加了我們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
濟南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大屏上,顯示出濟南被劃分為大大小小不同的網格。該中心主任陰潔偉說,濟南330平方公里的主城區被劃分成389個責任網格,全市有1500名網格巡查員,每天在網格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傳到中心的系統,再由中心轉辦、督辦和評價,保證每一個發現的城市管理問題都能及時得到解決。“全市一張網后,城管由過去的汗水型向智慧型轉變,大大減少了城管隊員在街面上巡查的工作量和成本。”
不論是便民生活、政務服務還是城市管理中的種種智慧化應用,濟南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都已經有了通盤考慮。在濟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濟南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成“云、管、端”智慧城市有機生命體,感知、聯接、計算、應用四位一體的智慧城市大腦和神經系統協同高效運轉,業務數據化、數據智慧化、智慧普惠化基本實現。
“濟南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全國走在前列,已經形成了可復制的模式。”濟南市智慧辦、市經信委副主任趙炳躍說。濟南創新思路,探索由浪潮集團和濟南市產投合資成立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和運營新型智慧城市使得濟南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有了持續動力。
同時,濟南還建設了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物理空間平臺,并依托濟南政務云平臺建設城市大數據平臺。“濟南市在很早就開始推進政務上云,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優勢。”趙炳躍說,2018年上半年,市直部門上云率91%,業務上云率達76%,市級上云廣度和深度均居于國內前列。”
圍繞智慧城市建設,政務數據實現了開放與共享。目前已梳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3769個,其中可共享目錄3680個,可開放目錄3220個;已推進實現59個部門,1169個數據集面向社會開放共享,走在了全省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