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間,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爆發,中國市場、消費、社會生活等領域都在發生數字蝶變,數字技術在國家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探索和應用,助力相關產業發展,帶來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由此,中國社會開始進入“數字時代”。
數字正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數字驅動下,工業制造正在構建更敏捷的生產、經營、管理體系。數字經濟正打破傳統的經濟學定論,衍生出更加共享、普惠和開放的經濟生態,越來越多的領域因數字的注入釋放出新的“紅利”。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依托數字化建設,越來越多城市致力打造“智慧城市”,為我們描述了一幅智能高效的生活場景——智慧政務讓市民辦事更方便,智能交通讓居民出行更通暢,智能監測讓環境治理更有效,智能服務讓百姓生活更便捷。智慧城市讓城市變得更宜居。
近年來,隨著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資金大量投入,智慧城市產業也迎來發展高潮。目前,世界范圍內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據統計,全球已啟動或者正在建設的智慧城市項目已達1000多項,其中,中國在建的大約有500項,中國成為全球建設智慧城市最積極的國家。
然而,智慧城市有多智慧?
現實是,許多城市出臺了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但除少數先行先試的城市以外,許多城市都是搭建一套“城市監測平臺”,對人口、交通、環境等各個領域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匯總,但如何深入挖掘數據背后的城市狀況,如何應用數據進行城市治理,似乎有些勞而無功。有些地區“照貓畫虎”,導致不同地區同質化現象嚴重,沒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優化。
再一方面,數據孤島問題依然存在。有些地方只是發展一些有限的領域,如交通信號燈的改造以及特定設備的節能等,而很多領域還沒有具體的規劃設計。智慧城市的實現需要數據共享,需要將各部門的數據傳輸到一個城市共有的數據中心。然而,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訴求不同,短時間內很難將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完全打通,數據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智慧城市是一種發展目標,更是數字時代現代城市對于未來的想象。城市運行產生大量數據,對數據承載的事實進行組織及分析,能夠形成有價值的信息內容,進而形成信息產品,實現服務創新。
當然,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智能平臺建好,更要用好,要讓數字真正服務社會治理,智慧城市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