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蓋丟了、路燈壞了、馬路積水了……城市小病如何盡快發現、盡快處理?環衛公司盡責了嗎、城管隊員偷懶了嗎、飯館的餐廚垃圾去哪兒了……萬千民生相關行為如何有效監管?
重慶市江北區智慧城管系統已經運行將近兩年。這兩年里,為實現精細化管理、解決城市管理難題,他們通過探索智慧城管信息系統建設,蹚出了一條獨特的路徑。
城市巡查更智能
重慶市江北區江北城街道,一塊路面突然沉陷。
當天下午3點32分,發現情況的監督員向智慧城管系統反饋。3點53分,市政設施管理所工作人員到達現場。
“都退后,地下有沉陷。”市政工作人員利用探地雷達檢測,發現在問題路面周圍,20平方米左右的路面地下都已是空心。
“如果沒有智慧城管系統,我們不會這么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探地雷達這樣的智慧設備,我們也無法發現地下的沉降。兩者缺一,都可能導致事故發生。”重慶市江北區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主任曾卿華介紹說。
向地下壓注水泥漿、再對路面進行平整處理。4天后,發生問題的路面已經可以正常通車了。
新設備、大數據、物聯網,讓江北區城市管理從“土八路”變成了“火箭軍”。
“以前的城市管理談不上精細。如果城管部門沒巡查到,又沒群眾投訴,問題就發現不了,也解決不了。”曾卿華說,“解決問題也都是用土辦法。管網堵了,靠市政工人跳下去清淤。下井會不會有危險?那就扔只雞,雞沒死,人就下。”
現在,通過智慧城管系統,江北區實現了對市政設施的宏觀監督、對自管設備實現了智能化管理。城市精細化管理大框架已經初見端倪。
在前方,檢查地下排水管網,讓管道爬行器先下;發現地面塌陷問題,用探地雷達檢測。此外,爬行機器人、管道潛望鏡、管道檢測車等高科技設備都已經投入一線使用。
在更關鍵的后方系統內,大數據摸清了城市管道的家底。全區131公里地下排水管網實現GIS(地學信息系統)覆蓋。為排水管網建立的數據庫,集采集、管理、更新、綜合分析和處理等功能于一身。
目前,江北區還通過部件物聯智能感知系統,在井蓋、路燈和樹木等設施上試點加裝智能傳感終端,實時監測。一旦出現問題,報警信息立即發送到后臺,可立即通知工作人員現場核實處理,消除安全隱患。
“就拿路燈舉個例子,以前路燈亮沒亮,都是靠人去數。路燈滅了、巡查發現、工人修理……有時候修一盞燈可能得輾轉多個部門,花10多天時間。智慧城管可以通過電流變化確定哪一盞燈有問題,系統立即安排維修,讓路燈復亮。”曾卿華說,智慧城管解決了人工巡查可能存在的死角和漏洞。
監督管理更精細
當一輛灑水車啟動作業,江北區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就會收到信息。在電腦屏幕上,工作人員可以清晰查看到車輛的運行軌跡、路線和水壓狀況。
“我們也給每臺環衛車都加裝了傳感設備、壓力設備、水位監測設備、GPS裝置等。現在,環衛公司干沒干活,灑水車灑沒灑夠水,都能一目了然。比‘人盯人’的管理方式效率高多了。”曾卿華介紹說。
不僅僅是環衛系統,江北區為智慧城管設計了19個主系統和84個子系統,包括環衛智能管理、危險源把控、市政設施運行、城管執法工作等都可以在后臺實時監督。
“餐廚垃圾的收運管理,一直是個難題。不少餐館偷偷賣給不良商販去制作地溝油。現在,我們給每個廚余桶安裝一個條形碼的標簽。運輸車來收運,立刻掃碼,相關數據傳到后臺,用大數據進行管理和分析。目前看來,效果還可以。”江北區環衛所監督處置科科長周洪波說。
“城市管理很難精細化,根源往往在于人力不足。我們利用智慧城管去感知數據,然后分析、決策、處理。”曾卿華說,“通過提高部門間協調效率,減少溝通時間,智慧城管實現對城市問題的快速化、精細化處置。截至11月底,我們共發現解決各類城市管理問題87萬余件,最小能管到一塊地磚的開裂,結案率將近94%。市民滿意率比之前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江北區智能視頻分析系統改運用人工智能,通過大量城市管理案件學習,對視頻攝像頭范圍內的問題實現了自動抓拍上報。
“目前,智能視頻抓拍分析系統還是一個剛入學的學生,它剛經過了系統和海量的案件學習。它抓拍的違規現象,要由視頻派遣員進行人工甄別后,才能立案上報。今年5月上線以來,這一系統抓拍正確率超過了70%,我們力爭在2018年底將準確率提升到90%以上。”曾卿華說。
公共服務更便民
“社區人行道上有人擺了個攤在殺雞鴨,又堵路、味道又大,你們管不管?”某天,江北區五里店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監督指揮分中心接到APP上的照片報案,接到線索,系統立刻轉交到城管科,城管隊員馬上趕到了現場,向攤主宣傳城市管理條例。很快,攤主不得不收拾家伙離開了。
“后端建好了信息平臺,前端我們公布了微信公眾號、QQ群、熱線電話。今年我們已經通過系統解決了3.25萬件投訴。”分中心負責人何鋒說,老百姓很歡迎這些新模式,中心微信公眾號的粉絲已經超過了5000人。
智慧城管不僅有惠民服務系統受理群眾舉報投訴,還能通過精準實時的數據分析,為老百姓解決找車位、電子支付、空時出租等民生難題。在江北區的街頭,還能見到有區域地圖、WiFi熱點等多功能的智能指路牌。
“智慧城管,就是要更智慧地解決城市問題。頂層設計至關重要。”曾卿華介紹說,江北區的智慧城管系統并非拍腦袋工程,之前已經花了3年時間,研發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城市問題解決方案。
“一個大數據中心,綜合監督、業務應用、惠民服務三個平臺。此外,還有大數據分析和城市管理應急指揮兩個支撐平臺,智慧城管中心和視頻智能分析這兩個輔助平臺。”曾卿華說,“技術體系實現了工作流程的再次重構,架起了一個新型的扁平化城市管理運行機制。”
在江北區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城市問題發現、分派、解決的流程在這里中轉并記錄。對問題流程的全監管都形成了數據,對相關部門進行自動考核評價。
“有專家評價,這是一種虛擬城市綜合管理領域的‘大部制’試點。能做到這一點,一方面是技術和大數據,另一方面是區委區政府牽頭,將全區鎮街、部門等296個責任主體納入了智慧城管的綜合監督平臺。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的改革相輔相成。”曾卿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