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有其特殊的網絡環境和生態,但所需要解決的新世代挑戰,卻與世界其他地方無異。城市在人類文明已經存在上千年時間,發展城市的同時,卻伴隨交通阻塞、生活品質下降的副作用。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團主席王堅博士提出城市大腦的概念,并且展示在杭州的成果,首先從交通問題著手,希望能擴大到中國其他城市。
交通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一直是城市資料相對多的領域,資訊處理方案也相對成熟。阿里云與杭州蕭山區的交通警察合作,希望從抒解堵車著手。杭州有 120 萬臺車子,城市大腦每 15 分鐘依據監視器,改變紅綠燈頻率,將試驗區的車流速度,尖峰時間車行速度提升 15%。杭州有 50% 的車輛會行經快速道路,在城市大腦調校下,每輛車在高架道路的時間節省 10%。
▲ 城市大腦的畫面。
去年 2016 年云棲大會舞臺上面,王堅博士宣布城市大腦計劃。過了一年杭州市公安局長葉寒冰則在大會舞臺宣布城市舞臺正式版推出。除了杭州以外,其他城市也有推行類似計劃,像是蘇州城市大腦。
▲ 城市大腦的畫面。
其中城市中最顯著而且擁有最多資料的領域是交通,首先被拿來處理。王堅博士提及攝影機到紅綠燈的物理距離很近,但是資料傳輸的距離很遠,更不用說靠攝影機拍攝的道路交通狀況,即時調整紅綠燈秒數。
▲ 杭州蕭山城市大腦,借由快速處理和分析數據,讓攝影機跟紅綠燈之間的距離縮小了。
在大會初步聽王堅談論城市大腦,感覺人仍然要做很多事情,而非人覆核機器做的決定,最終減少人做重覆性工作,保留珍貴的人腦資源在決策和覆核。我們期待再過幾年,阿里巴巴城市大腦有更多實際運行的經驗,從城市一個地區到全城市等級的尺度,以及從得到的數據,看到在城市大腦下面城市如何有機的演化,變得更好。
不過王堅博士在訪問中解釋城市大腦中人的角色,澄清人不是負擔更多工作,而是同樣的精力下面,能夠做更多事情,以往一人做一人的事情,但在城市大腦協助下,一人能做十個人的事情。
城市存在人類文明中已經幾千年歷史,城市中的問題積累已久而且牽涉的人數之廣,不是簡單的方式就能解決。要解決城市中眾多問題,從已經有既有收集資料的城市交通是最容易下手的地方了。城市大腦選擇先從解決交通問題再自然不過了。
隨著城市數據收集和處理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傳統市府里管理 IT 設備的部門越來越不能負荷城市中的數字信息和網絡空間治理場域。
另外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稱已經超過 Google,成為全球第三大的云端業者,但面臨中國以外國家文化很不同狀況下,如資料保護政策和隱私權,城市大腦要跨出國境,恐怕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處理本地化接地氣。
▲ 蕭山城市大腦將在 2022 年亞運時,不只能處理交通,還有其他城市的機能。
或許在大會舞臺上,面對聽眾中不少非技術人員和政府人員,可能只能談城市大腦以及大概的樣貌。到底城市大腦是一套系統可以稍微修改用在不同城市,還是這只是計劃名字,每到不同城市要推出客制化的系統呢?上述問題恐怕要詳細看技術規格才能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