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人文之城,有著帥鄉、舉子之鄉的美譽。
這是一座區位優勢、交通便利的宜居之城,榮獲“中國宜居宜業典范縣”“中國十大休閑小城”等殊榮,彰顯著開州人的開拓與奮進。
這是一片浪潮奔涌、百舸爭流的滾滾春潮,在區委、區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的引領下,“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智慧政務”“智慧建筑”“智慧家居”“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已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一幅幅記載了開州“智慧城市”建設發展非凡城“跡”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數字城管”為城管人員戴上“火眼金睛”
污水井蓋壞了、車子亂停亂放了、出現暴露垃圾了……以前,這些城市管理問題,由于得不到及時上報和處理,影響了市民舒適度和滿意度。現在,有了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城管人員坐鎮指揮中心,利用“互聯網+數字城管”的新模式,再派遣少量的信息采集員,就可以實時掌握重點路段和重點區域的街面管理情況。
近年來,隨著我區城市不斷發展,市民對城市管理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原有傳統粗放的城市管理方式難以滿足現代城市拓展需要。為此,我區開始探索依托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創新城市管理機制,破解這一難題。于是,“智慧城市”管理應運而生。
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在城區重點路段安裝了45個監控探頭,分別對農貿市場、進城車輛、廣場商圈等地,實行24小時監控。通過這些數字化、信息化手段,不僅可以有效地掌握各重點區域的動態,還能讓城市管理更具服務性,更加精細化。
據介紹,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和管理層級,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傳遞。在運行過程中,他們還與城市各種網絡系統連接,進行資源整合,使數字化管理的內容更豐富,服務群眾更直接。截至目前,區市政園林管理局通過“數字化城管”系統,累計處置各類案件9400余件,實現處置率87%,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得到顯著提升。
“智慧城市”助力城管人員“快速出擊”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創新,數據應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年以來,我區創新管理應用模式,在“城市建設”“交通管理”等13個領域,不斷融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從而實現對信息的智能化處理,有力推動了“智慧城市”建設。(下轉3版)(上接1版)
據了解,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運用,不僅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傳遞,還能通過信息化手段和移動通信技術手段,減少管理的中間環節和管理層級。
“開州大道東563號,一個雨水井蓋破損,請盡快去修復。”區數字化城管中心采集員李桂英,在巡查中意外發現街面上有一處雨水井蓋損壞了。她立即用手機拍照,并用手機“APP城管通”回傳至指揮中心。接到信息采集員反饋信息后,區市政園林管理局迅速派出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僅用了9分鐘的時間就修好了破損的井蓋。
其實,“智慧城市”的應用不僅僅是體現在城市的管理上,在其他領域里其實用性也很強。我區的道路紅綠燈,從讀秒數變為看“停”和“行”,就得益于“智慧交通”的發展,它通過智能化行車系統,科學調節車輛的通行時間。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秩序中隊隊長譚鵬說:“根據大數據,我們對車流量進行分析、統計并傳輸到后臺,在車流量比較大的情況下,交通指示燈的燈光會延長時間。”
譚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傳統的紅綠燈,每分鐘通行的車輛為8臺次,經過智能化改造后,不僅堵車的現象減少了,也提升了各十字路口車輛的通行能力。譚鵬說:“實現‘智慧交通’管理后,每次紅綠燈可以增加4到5個車輛的通行能力,減少擁堵時間15秒左右。”
據了解,目前,我區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運用在“智慧醫療”、“智慧城管”、“智慧養老”、“智慧交通”等13個領域,“智慧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精細“智慧城市”收獲“百姓點贊”
“智慧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斷創新和升級,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晨曦中,人們漫步公園,盡情享受綠色曼妙的都市生活;暮色下,流光溢彩的燈飾、秩序井然的街區,勾畫出一幅和諧文明的城市風景……環境優美、生態和諧已成為市民口中提到最多的詞匯。
“現在,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家中老人、幼兒園小孩的情況,訂餐、找鐘點工、繳水電氣費、物業支付等多種需求一鍵就能搞定。”市民王正說,我區的“智慧城市”建設,真正讓城市“智慧”了起來,讓市民真正享受到“智慧城市”提供的服務。
“以前過紅綠燈,特別是左轉,每次只能過兩三個車,要等很久。后來發現紅綠燈變成‘停’和‘行’后,通行時間長了很多,這是“智慧城市”建設帶給我們的方便和實惠,確實非常人性化,值得點贊。”市民張帆說,相信“開州+互聯網+智慧城市”不是一句空話,期待未來互聯網將更加深入地植入開州城市的神經,讓每一個市民享受“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