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預測及產業鏈供需規模分析

責任編輯:editor005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04-20 13:44:12 本文摘自:中國投資資訊網

中投顧問對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數字城市技術的支持

數字城市技術能將基礎地理數據、正射影像數據、街景影像數據、全景影像數據、三維模型數據、專題數據等各類數據按照地理位置在數字城市里進行整合,通過面向服務的架構,把各類空間和屬性數據通過網絡服務發布并提供給用戶。各類用戶通過網絡注冊共享自己的信息,并以服務的形式在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平臺上進行發布,政府、行業和公眾等各類用戶都通過網絡方便地獲取交通、旅游、醫療、教育、應急等相關服務。數字城市技術能在空間技術上對智慧城市的發展給予基礎性支持。

(二)物聯網技術的支持

物聯網能實現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互聯互通,各類型的傳感器能通過各類有線和無線網絡為用戶提供固定、游牧和移動式無所不在的應用和服務。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在智慧城市發展中能在市政管理智能化、農業園林智能化、醫療智能化、樓宇智能化、交通智能化、旅游智能化及其他應用智能化等方面起到基礎技術支持的作用,

(三)云計算技術的支持

云計算能夠支撐信息服務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云計算中心通過軟件的重用和柔性重組去進行服務流程的優化與重構,能提高利用率,促進軟件之間的資源聚合、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形成面向服務的計算。云計算還能夠快速處理全國的海量數據,并同時向上千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基于云計算技術,建立從基礎設施、數據、平臺到服務的一體化的時空信息云平臺,將空間大數據、視頻大數據以及各類應用中的大數據進行有效管理,并按照實際需求進行處理、存儲、管理,并提供相應服務,能夠滿足交通、物流、城市管理、旅游、安防、應急等各行業和城市綜合的智慧應用,推動智慧城市的完善和發展。

二、不利因素

(一)智慧城市建設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

國內各試點智慧城市的建設應是合作互補而非競爭關系,相應規劃也要在整體布局下分擔不同內容,立足于自身層級與區域的比較優勢,因不同的地方而異,避免千篇一律。但以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智慧城市建設暴露出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區域內城市、城鎮、社區規劃單一,建設思路與方向趨同,未能發揮合作互補作用,這樣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易造成資源重復浪費現象。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項重點內容是融合不同部門、不同領域的信息,使公眾和城市的管理者對數據與信息有科學、完整的認識和判斷。而當前多數試點都有自己的建設規劃,更不用說試點內的教育、醫療、交通等部門也有自己的規劃,進而各自為政、獨立開發信息系統,加上缺乏統一標準以及不同軟件供應商的應用程序兼容等問題,很容易造成“信息孤島”現象,從而降低城市運作的效率和公眾體驗的舒適度。因此,各試點應加強精細化、特色化、差異化的城市建設規劃,解決本地居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國內信息開放程度不足,未能迅速打開橫向網絡

目前,很多省發改委經濟信息中心都已初步建成數字化云端,也就是說,硬件基本配備完畢,但各政府部門間不愿公開、分享數據,導致我國智慧建設的一個瓶頸就是“信息孤島”的問題。在實際中,解決交通擁堵需要車輛和道路數據;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需要民生反饋數據;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需要醫療和人口數據;一項新政策的實施,甚至需要多行業的數據配合。因此,沒有數據之間的共享,就沒有辦法讓數據產生深度價值和綜合價值,也就難以實現智慧城市的發展。此外,因為目前政府部門有各自獨立的垂直信息系統,所以也存在著數據不統一、標準化程度不高、互聯互通程度不足、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

(三)群眾參與感不強,未能打通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設多是從供給端出發,通過供應商提供后臺產品和應用,以政府服務平臺得以展現,真正能夠連接到“服務接受者”的“智慧”種類并不多。從對各省內部分政府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抽樣調查來看,多數公務人員都對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與相關信息了解甚少。對智慧城市建設來說,公務人員既是智慧服務的“接受者”也是智慧服務的“提供者”,對智慧城市建設的參與和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這種缺乏“地氣”的現狀亟待改善。此外,智慧城市不僅意味著硬件的完善,更要求該地居民IT素質、環保意識、城市創新能力、人才吸引力等軟性綜合實力的提升。因此,要注重城市人才的培養,要積極引導院校和企業關注大數據技術演進、承擔關鍵技術和系統的創新研發工作,以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帶動智慧城市產業鏈集聚和發展。

2014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2,060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17.0%;2015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2,480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20.4%。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將達到3,752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1.12%,2021年IT投資規模將達到12,341億元。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6.0萬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64%,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7萬億元。

我國智慧城市產業鏈及供需規模分析

智慧城市產業鏈分析

智慧城市產業鏈包含了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它把一定地域空間范圍內的斷續或孤環形式的產業鏈串聯了起來,并將已存在的產業鏈盡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智慧城市產業鏈中存在大量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產業鏈環節中的某個主導企業通過調整、優化相關企業關系使其協同行動,可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能,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過程。

智慧城市建設涉及城市運行狀態的感知、傳輸、計算、分析、共享、決策,對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運行、民生等方面進行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與之配套的智慧城市產業鏈包括了硬件設備制造、網絡通信、軟件和信息服務、系統集成、運營服務等方面,涵蓋的范圍較廣,是傳統產業鏈的轉型升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指出,完整的智慧城市產業鏈將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產業淘汰更新,需要政府政策指導、企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研發等有機結合。

(一)上游行業

1、硬件設備與芯片制造

硬件設備制造產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智慧城市的發展。各種感知硬件設備、網絡傳輸硬件設備和顯示硬件設備構成了智慧城市的基礎骨骼,沒有硬件設備制造產業的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就只能是紙上談兵。目前,從各地的情況來看,我國硬件設備制造業還不能滿足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硬件設備制造企業與國外相關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和速度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國內大部分硬件設備制造企業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面對智慧城市的轉型升級,對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后備能力不足。尤其是我國的芯片制造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在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中也處于薄弱環節。

2、網絡通信

網絡通信產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起著主導作用。全國大部分地方智慧城市建設都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600050)和中國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的參與。在首輪智慧城市建設中,網絡通信產業充當著領頭羊的角色,憑借著其雄厚的實力,先期投入巨資到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中,產業規模日益膨脹,在智慧城市建設初期就占領了主導權,但是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都處于投資階段,還沒有收益。

3、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軟件無處不在,成為構建智慧城市的基本技術手段。計算環境向移動、泛在和智能化發展,嵌入式系統、無線通信設備、家用電器中,軟件將與硬件的結合更加緊密。然而,我國軟件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弱,核心技術缺乏,制約我國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目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技術創新”和“深度融合”也必將成為推動軟件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從產業發展趨勢看,軟件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產品、新應用、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產業鏈整合進程不斷加快,產業結構和市場格局不斷調整,產業轉移呈現新的趨勢和特點。相關企業應提高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開發應用能力,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保障體系,以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性。

(二)下游行業

1、系統集成

智慧城市建設給系統集成產業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和巨大市場。智慧城市建設必定要充分利用原有城市信息化建設成果,與新一代的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進行結合,推動兩化融合、三網融合,涉及到大量的系統集成。未來,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系統集成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國內的一些企業已經率先布局,神州數碼(000034)從市民卡切入;航天長峰(600855)以科技安保切入;而太極則是打造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能力,以規劃設計咨詢、電子政務為切入點。這些規模較大的公司在資金實力、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以及售后服務能力等方面優勢明顯。

2、運營服務

運營服務是智慧城市建設完成和成熟階段收益最大的產業。上面提到的系統集成商很多都把眼光投向了智慧城市的運營服務上。電信運營商也逐漸意識到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所帶來的運營服務的重要性,已經開始轉變運營和服務模式,但是速度還不夠快、步伐邁得不夠堅決。智慧城市相關應用將從行業縱向應用向橫向擴展,對海量數據處理和信息管理需求將催生運營服務提供商巨頭,預計未來很可能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是成長空間中最重要環節。

中國智慧城市供需分析

(一)需求規模分析

截至2014年底,國內“智慧城市”試點地市已經超過400個,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項目建設投資規模將高達5000億,未來將撬動超過2萬億的商機。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這對提供“智慧城市”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這些機遇包括:建構、設計和城市總體規劃;工程和效率咨詢;促進高效和成本有效建設的技術;綠色建筑材料、系統和設備等。民生和產業的發展成為眾多城市選擇建設智慧城市目標。越來越多的智慧城市的規劃者和建設者們認識到,城市可持續發展才是城市發展的最佳選擇,它既是城市發展的應循之路,也是城市發展的最終目標。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理論依據,而智慧城市的建設則是這一理論的最好實踐。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指出,針對目前中國社會的發展需求,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趨勢將在以下三個領域重點突破:

1、建設智慧的民生服務體系,避免中小城市發展染上困擾人們的大城市病。“以人為本”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理念。其內涵是以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人”為焦點,最大限度地為城市中的“人”提供醫、食、住、行、游、教等方面全面細致的服務,最終達到使城市居民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綠色的城市生活。

2、建設集約高效的智慧產業體系,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挑戰和資源環境約束,未來在城市產業選擇上應以信息技術與一、二、三產融合為手段,加快提升經濟發展智能化水平。智慧城市產業主要有四種形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促進先進制造業、促進智慧農業(000816)和提升現代服務業。

3、建設政府對城市科學合理的規劃管理體系。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一個綜合的行政決策輔助系統,是提升政府部門規劃和決策水平的有效方法。行政決策輔助系統能夠使決策者在廣泛了解決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進行決策,不但能夠提高決策的效率還能保障決策結果的合理性、時效性和適應性,從而有效避免以往靠主觀經驗決策而導致的失誤。

(二)供應規模分析

市場投資趨向表明智慧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近兩年,隨著智慧城市的迅速發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管網等領域成為投資熱點。

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是居、住、發展、交通工具問題。截至2014年底,智能交通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部分,滿足發展城市的基本要求城市共71個,已有規劃的城市達53個。根據目前全國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時序的安排,預計2014至2016年,我國軌道交通建設投資總額約為1.1萬億元,年增幅超過10%,且呈遞增趨勢。

在智慧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方面,其在2012年總數量已經達到510530個,市場總規模達到119.3億美元,預計到達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保有量將超過8萬個,總面積將超過3000萬平米;智慧基礎設施智能電網方面,在十二五期間總投資預計為15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總投資將達4萬億元。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巨大,且每年還在快速增加,智慧基礎設施將是未來幾年內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領域。

寬帶無線網絡、數據中心、智能電網和智慧管線等智慧基礎設施無論是根據不斷加快的城鎮化步伐,還是根據國家政策或市場導向,均可以得出結論:智慧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并會持續發熱一階段。

關鍵字:智慧智慧服務

本文摘自:中國投資資訊網

x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預測及產業鏈供需規模分析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預測及產業鏈供需規模分析

責任編輯:editor005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04-20 13:44:12 本文摘自:中國投資資訊網

中投顧問對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數字城市技術的支持

數字城市技術能將基礎地理數據、正射影像數據、街景影像數據、全景影像數據、三維模型數據、專題數據等各類數據按照地理位置在數字城市里進行整合,通過面向服務的架構,把各類空間和屬性數據通過網絡服務發布并提供給用戶。各類用戶通過網絡注冊共享自己的信息,并以服務的形式在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平臺上進行發布,政府、行業和公眾等各類用戶都通過網絡方便地獲取交通、旅游、醫療、教育、應急等相關服務。數字城市技術能在空間技術上對智慧城市的發展給予基礎性支持。

(二)物聯網技術的支持

物聯網能實現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互聯互通,各類型的傳感器能通過各類有線和無線網絡為用戶提供固定、游牧和移動式無所不在的應用和服務。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在智慧城市發展中能在市政管理智能化、農業園林智能化、醫療智能化、樓宇智能化、交通智能化、旅游智能化及其他應用智能化等方面起到基礎技術支持的作用,

(三)云計算技術的支持

云計算能夠支撐信息服務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云計算中心通過軟件的重用和柔性重組去進行服務流程的優化與重構,能提高利用率,促進軟件之間的資源聚合、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形成面向服務的計算。云計算還能夠快速處理全國的海量數據,并同時向上千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基于云計算技術,建立從基礎設施、數據、平臺到服務的一體化的時空信息云平臺,將空間大數據、視頻大數據以及各類應用中的大數據進行有效管理,并按照實際需求進行處理、存儲、管理,并提供相應服務,能夠滿足交通、物流、城市管理、旅游、安防、應急等各行業和城市綜合的智慧應用,推動智慧城市的完善和發展。

二、不利因素

(一)智慧城市建設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

國內各試點智慧城市的建設應是合作互補而非競爭關系,相應規劃也要在整體布局下分擔不同內容,立足于自身層級與區域的比較優勢,因不同的地方而異,避免千篇一律。但以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智慧城市建設暴露出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區域內城市、城鎮、社區規劃單一,建設思路與方向趨同,未能發揮合作互補作用,這樣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易造成資源重復浪費現象。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項重點內容是融合不同部門、不同領域的信息,使公眾和城市的管理者對數據與信息有科學、完整的認識和判斷。而當前多數試點都有自己的建設規劃,更不用說試點內的教育、醫療、交通等部門也有自己的規劃,進而各自為政、獨立開發信息系統,加上缺乏統一標準以及不同軟件供應商的應用程序兼容等問題,很容易造成“信息孤島”現象,從而降低城市運作的效率和公眾體驗的舒適度。因此,各試點應加強精細化、特色化、差異化的城市建設規劃,解決本地居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國內信息開放程度不足,未能迅速打開橫向網絡

目前,很多省發改委經濟信息中心都已初步建成數字化云端,也就是說,硬件基本配備完畢,但各政府部門間不愿公開、分享數據,導致我國智慧建設的一個瓶頸就是“信息孤島”的問題。在實際中,解決交通擁堵需要車輛和道路數據;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需要民生反饋數據;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需要醫療和人口數據;一項新政策的實施,甚至需要多行業的數據配合。因此,沒有數據之間的共享,就沒有辦法讓數據產生深度價值和綜合價值,也就難以實現智慧城市的發展。此外,因為目前政府部門有各自獨立的垂直信息系統,所以也存在著數據不統一、標準化程度不高、互聯互通程度不足、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

(三)群眾參與感不強,未能打通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設多是從供給端出發,通過供應商提供后臺產品和應用,以政府服務平臺得以展現,真正能夠連接到“服務接受者”的“智慧”種類并不多。從對各省內部分政府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抽樣調查來看,多數公務人員都對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與相關信息了解甚少。對智慧城市建設來說,公務人員既是智慧服務的“接受者”也是智慧服務的“提供者”,對智慧城市建設的參與和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這種缺乏“地氣”的現狀亟待改善。此外,智慧城市不僅意味著硬件的完善,更要求該地居民IT素質、環保意識、城市創新能力、人才吸引力等軟性綜合實力的提升。因此,要注重城市人才的培養,要積極引導院校和企業關注大數據技術演進、承擔關鍵技術和系統的創新研發工作,以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帶動智慧城市產業鏈集聚和發展。

2014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2,060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17.0%;2015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2,480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20.4%。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將達到3,752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1.12%,2021年IT投資規模將達到12,341億元。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6.0萬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64%,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7萬億元。

我國智慧城市產業鏈及供需規模分析

智慧城市產業鏈分析

智慧城市產業鏈包含了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它把一定地域空間范圍內的斷續或孤環形式的產業鏈串聯了起來,并將已存在的產業鏈盡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智慧城市產業鏈中存在大量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產業鏈環節中的某個主導企業通過調整、優化相關企業關系使其協同行動,可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能,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過程。

智慧城市建設涉及城市運行狀態的感知、傳輸、計算、分析、共享、決策,對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運行、民生等方面進行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與之配套的智慧城市產業鏈包括了硬件設備制造、網絡通信、軟件和信息服務、系統集成、運營服務等方面,涵蓋的范圍較廣,是傳統產業鏈的轉型升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指出,完整的智慧城市產業鏈將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產業淘汰更新,需要政府政策指導、企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研發等有機結合。

(一)上游行業

1、硬件設備與芯片制造

硬件設備制造產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智慧城市的發展。各種感知硬件設備、網絡傳輸硬件設備和顯示硬件設備構成了智慧城市的基礎骨骼,沒有硬件設備制造產業的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就只能是紙上談兵。目前,從各地的情況來看,我國硬件設備制造業還不能滿足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硬件設備制造企業與國外相關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和速度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國內大部分硬件設備制造企業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面對智慧城市的轉型升級,對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后備能力不足。尤其是我國的芯片制造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在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中也處于薄弱環節。

2、網絡通信

網絡通信產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起著主導作用。全國大部分地方智慧城市建設都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600050)和中國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的參與。在首輪智慧城市建設中,網絡通信產業充當著領頭羊的角色,憑借著其雄厚的實力,先期投入巨資到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中,產業規模日益膨脹,在智慧城市建設初期就占領了主導權,但是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都處于投資階段,還沒有收益。

3、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軟件無處不在,成為構建智慧城市的基本技術手段。計算環境向移動、泛在和智能化發展,嵌入式系統、無線通信設備、家用電器中,軟件將與硬件的結合更加緊密。然而,我國軟件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弱,核心技術缺乏,制約我國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目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技術創新”和“深度融合”也必將成為推動軟件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從產業發展趨勢看,軟件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產品、新應用、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產業鏈整合進程不斷加快,產業結構和市場格局不斷調整,產業轉移呈現新的趨勢和特點。相關企業應提高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開發應用能力,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保障體系,以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性。

(二)下游行業

1、系統集成

智慧城市建設給系統集成產業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和巨大市場。智慧城市建設必定要充分利用原有城市信息化建設成果,與新一代的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進行結合,推動兩化融合、三網融合,涉及到大量的系統集成。未來,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系統集成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國內的一些企業已經率先布局,神州數碼(000034)從市民卡切入;航天長峰(600855)以科技安保切入;而太極則是打造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能力,以規劃設計咨詢、電子政務為切入點。這些規模較大的公司在資金實力、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以及售后服務能力等方面優勢明顯。

2、運營服務

運營服務是智慧城市建設完成和成熟階段收益最大的產業。上面提到的系統集成商很多都把眼光投向了智慧城市的運營服務上。電信運營商也逐漸意識到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所帶來的運營服務的重要性,已經開始轉變運營和服務模式,但是速度還不夠快、步伐邁得不夠堅決。智慧城市相關應用將從行業縱向應用向橫向擴展,對海量數據處理和信息管理需求將催生運營服務提供商巨頭,預計未來很可能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是成長空間中最重要環節。

中國智慧城市供需分析

(一)需求規模分析

截至2014年底,國內“智慧城市”試點地市已經超過400個,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項目建設投資規模將高達5000億,未來將撬動超過2萬億的商機。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這對提供“智慧城市”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這些機遇包括:建構、設計和城市總體規劃;工程和效率咨詢;促進高效和成本有效建設的技術;綠色建筑材料、系統和設備等。民生和產業的發展成為眾多城市選擇建設智慧城市目標。越來越多的智慧城市的規劃者和建設者們認識到,城市可持續發展才是城市發展的最佳選擇,它既是城市發展的應循之路,也是城市發展的最終目標。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理論依據,而智慧城市的建設則是這一理論的最好實踐。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指出,針對目前中國社會的發展需求,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趨勢將在以下三個領域重點突破:

1、建設智慧的民生服務體系,避免中小城市發展染上困擾人們的大城市病。“以人為本”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理念。其內涵是以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人”為焦點,最大限度地為城市中的“人”提供醫、食、住、行、游、教等方面全面細致的服務,最終達到使城市居民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綠色的城市生活。

2、建設集約高效的智慧產業體系,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挑戰和資源環境約束,未來在城市產業選擇上應以信息技術與一、二、三產融合為手段,加快提升經濟發展智能化水平。智慧城市產業主要有四種形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促進先進制造業、促進智慧農業(000816)和提升現代服務業。

3、建設政府對城市科學合理的規劃管理體系。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一個綜合的行政決策輔助系統,是提升政府部門規劃和決策水平的有效方法。行政決策輔助系統能夠使決策者在廣泛了解決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進行決策,不但能夠提高決策的效率還能保障決策結果的合理性、時效性和適應性,從而有效避免以往靠主觀經驗決策而導致的失誤。

(二)供應規模分析

市場投資趨向表明智慧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近兩年,隨著智慧城市的迅速發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管網等領域成為投資熱點。

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是居、住、發展、交通工具問題。截至2014年底,智能交通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部分,滿足發展城市的基本要求城市共71個,已有規劃的城市達53個。根據目前全國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時序的安排,預計2014至2016年,我國軌道交通建設投資總額約為1.1萬億元,年增幅超過10%,且呈遞增趨勢。

在智慧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方面,其在2012年總數量已經達到510530個,市場總規模達到119.3億美元,預計到達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保有量將超過8萬個,總面積將超過3000萬平米;智慧基礎設施智能電網方面,在十二五期間總投資預計為15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總投資將達4萬億元。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巨大,且每年還在快速增加,智慧基礎設施將是未來幾年內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領域。

寬帶無線網絡、數據中心、智能電網和智慧管線等智慧基礎設施無論是根據不斷加快的城鎮化步伐,還是根據國家政策或市場導向,均可以得出結論:智慧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并會持續發熱一階段。

關鍵字:智慧智慧服務

本文摘自:中國投資資訊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嵊泗县| 嘉峪关市| 武威市| 洪泽县| 桑植县| 岳阳县| 桐柏县| 东乌珠穆沁旗| 嵊泗县| 吴川市| 砀山县| 财经| 济阳县| 盘山县| 阿拉善左旗| 抚宁县| 瑞丽市| 安化县| 昌平区| 新田县| 五峰| 大庆市| 灵山县| 洛阳市| 九江市| 万源市| 伊吾县| 黔南| 定襄县| 盐池县| 平罗县| 阿坝县| 庐江县| 宁南县| 故城县| 霍林郭勒市| 安宁市| 峨山| 三台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