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較早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的國家之一。近年來,英國政府大量開發智慧城市項目,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智能化與便捷化水平。
如今,這個因工業革命興起的傳統工業大國正在向“智慧”挺進。
試想這樣一幅畫面:
寒冬早上,你連跑帶顛地趕到公交車站,但由于前方交通事故導致擁堵,公交車比往常晚到半個小時。在凜冽的寒風中站得太久,你得了重感冒,不得已要打針、吃藥,還要請假休息。現在設想一下另外一番情景,在這個冬日的早上,你一邊吃著熱乎乎的早餐,一邊用手機查詢公交車抵達的確切時間,手機會告訴你在幾點幾分出門,你會趕上幾點幾分的公交車。然后在你剛剛走到車站的時候,公交車剛好進站……
后面這種情景現在已經在英國倫敦實現。一款名為“Citymapper”的手機應用正成為倫敦人出行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這款軟件與城市的公交信息實時相連,只要輸入出發地點和目的地、出發時間或者抵達時間,它就會算出各種交通方案供你選擇。它會告訴你在什么時間出發,能趕上哪趟車,在什么地方換乘,以及總共所需要的費用。在這款手機應用的最新更新中,它甚至會告訴你地鐵的哪節車廂人更少。
基礎設施上的大力投入
“Citymapper”是英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軟件背后是英國政府建設智慧城市的默默努力。它得益于政府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上的投入。此前,倫敦市政府在所有公交車上都安裝了衛星定位設備,乘客在車站通過電子顯示屏就可以知道公交車到達的時間。
假如你去倫敦,當抵達希思羅機場,一下飛機,就可以率先體驗新科技:在第五航站樓和停車場之間,使用無人駕駛車Ultra Pods運輸乘客。這種車子因圓弧形車身,被當地人稱作Pods(豆莢)。
進入車子,按下按鈕后,豆莢便開始移動。時速25公里的它,雖然只能承載4名乘客和行李,但小兵立大功,五年來已運送150萬人次旅客,總里程達300萬公里。
交通阻塞一向是倫敦最頭痛的問題。對此,倫敦交通局建立智能交通指揮系統(SCOOT),不僅能有效分散車流,最近還研發新技術,讓紅綠燈檢測行人多少,自動調整秒數。
除了智能交通,最近倫敦東南部的格林威治皇家自治區,還被評為智慧城市系統的示范區。這里將建立300個智慧停車位、共享電動自行車,利用泰晤士河來提升住宅溫度,并安裝太陽能板,運用能源管理系統,減少碳排放量。
數據成為城市開放的工具
倫敦以北不遠的小城密爾頓肯尼斯市與英國商業部下屬的“未來城市”發展項目合作,在全市范圍內打造了物聯網。
這個物聯網中有一套垃圾管理系統。垃圾桶里裝置了傳感器,一旦垃圾桶滿了,就會給控制中心發出信號。然后垃圾車會按照經過計算的合理路線出發,去清理垃圾桶。技術人員還在開發一套傳感器系統,能夠識別不同的金屬,進行回收利用。
此外,紅遍全球的無人車實驗計劃,也在密爾頓肯尼斯市發跡。該計劃由英國智慧出行公司主導,該公司開發的無人車已多次在全球媒體上亮相。兩人座椅,車上配有19個傳感器和光學雷達等,能偵測道路和行人。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40公里,續航時間八小時。目前,無人車已在格林威治區、密爾頓肯尼斯、布里斯托科芬特里等地測試。今年7月,無人車也將在倫敦街頭測試,每輛乘載6人,可在一般道路上行駛。“預計2025年,無人車引領的產業將達9000億英鎊,”公司戰略官托比·海爾思說,“無人車不僅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更將創造產業變革。”
英格蘭西南城市布里斯托則致力于打造“城市實驗室”。該市重視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500萬英鎊建設光纖網絡,在全市范圍內布置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搜集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能源消耗、空氣質量和交通流量等。該市政府還專門和布里斯托大學合作成立了一家名為“開放布里斯托”的公司,建設數據分享和分析的平臺。該公司通過“公開數據”門戶網站將遍布全市的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公之于眾,允許利用這些數據進行進一步開發。
英國鼓勵自下而上地建設智慧城市,注重發揮個人和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活力。因此,英國十分重視智慧城市系統搜集來的數據的開放利用。在尊重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政府將搜集來的數據在相關網站進行公布,并鼓勵公司和個人利用這些數據開發各種應用。開放布里斯托公司經理保羅·威爾遜說:“開放布里斯托是一個基礎設施平臺,它將對所有人開放。
智能的觸角伸向整個城市
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也在大規模鋪開建設智慧城市。2013年該市從英國技術戰略委員會獲得了2400萬英鎊的“未來城市基金”。這筆經費有一半用在建設“運行中心”上,這個中心是一個城市監控中心,里面布滿了電視大屏幕,公安、交通和緊急救援系統聯合在這里對整個城市進行監控。
監控室通過交通監控攝像頭和400個高清閉路電視將觸角伸向整個城市。這套系統安裝的軟件,能夠根據目擊者的描述進行人臉識別,省去了過去警察花費數小時瀏覽視頻的工作。中心還和“聰明路燈”相連,“聰明路燈”能在無人經過的時候調暗燈光。如果它發現周圍出現什么狀況,又會將事發地照得通亮,并迅速報警。
格拉斯哥還撥出專門資金用來研究“可預測犯罪”。它所使用的算法能夠自己學習和演變,預測某種類型的犯罪在何時、何地發生。
此外,格拉斯哥還通過手機應用程序“MyGlasgow”讓市民報告城市設施出現的問題,市民報告之后還可以通過這個程序跟蹤政府處理進展情況。格拉斯哥一年大概收到26000起關于路面坑洼的報告,但是過去因為報告內容不清楚,會出現很多維修工人找不到維修地點的情況。而現在市民若是報告問題,可以用這個手機軟件在地圖上清楚地標注地點,從而讓維修工人很容易地找到。
該市另一項智慧城市的便民舉措是將高科技應用在居家養老上。經過居住在政府住房的老人同意,政府在老人的房間內安裝傳感器,這樣遠在控制中心的人就知道老人什么時候起床,在哪個房間活動,甚至知道浴缸里的洗澡水溫度是不是太高,水是不是太多。
智慧城市怎樣才能打造
從大城到小鎮,英國的智慧城市計劃正在各處展開。然而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英國積極建立軟硬件相關的基礎建設,推動開放數據和物聯網等建設工作。根據全球開放資料研究報告顯示,英國政府的開放資料執行及成效世界第一,美國和瑞典緊隨其后。
英國在尊重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積極提供多種城市數據,供政府和民眾使用。例如倫敦交通局公布的交通數據,就讓業者設計出400種以上的交通App。
如今,英國的物聯網布局相當完善。2014年起,英國就建立了大規模的物聯網網絡,由通訊公司Arqiva與節能公司Sigfox合作,在英國的十大城市,包括倫敦、愛丁堡和利物浦等地架設低耗電網絡,并串聯停車場、煙霧警報器,甚至是手機等設備。這些網絡,預計未來將幫助政府推動公共服務和管理,如提早發布水災區域,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一步。
第二,近年英國的新創團隊蓬勃發展,為智慧城市計劃注入新觀念。事實上,建立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新創公司扮演著重要角色。據預測,至2017年底,50%的物聯網方案,將由創業三年內的新創公司推出。
一向以金融業為傲的英國,在過去幾年已悄悄成為歐洲科技新創公司的重鎮。日前牛津經濟研究中心發布報告顯示,2010年后倫敦的科技新創公司躍升至1.2萬個,五年內增長46%。對此,英國政府投資1000萬英鎊,成立開放資料研究所,輔導新創團隊,2012年至今已幫助超過12個團隊,創造百萬英鎊的營收。
英國建設智慧城市的第三個秘訣,是強調從下而上、永續發展的理念。各城市正聯合公民力量,實現城市共造的愿景。
例如,2012年成立的新創公司Space Hive,是全球第一個專為民生項目進行群眾在線募資的平臺。目前已完成上百個項目,包含為英國小鎮Glyncoch募得79萬英鎊,完成無線網絡系統建設。Space Hive讓民眾能直接投資,省去繁瑣程序,對政府來說,也能獲取資源和創意,吸引世界各地紛紛效仿。
此外,密爾頓肯尼斯的物聯網計劃也特別架設ourmk.org網站,讓居民成為參與城市規劃的一分子。對此,政府也提供獎金,讓創意成真。
英國的智慧城市建設腳步一直沒有停下,現在更當起了“領頭羊”。傳統大國并不衰老,它正不斷創新找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