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特征的智慧城市。
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是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有效支撐。為加快推進上海智慧城市建設,讓互聯網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海市人民政府日前正式印發《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按照規劃,到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特征的智慧城市。
這是上海延續編制了三個信息化五年規劃后,首次改為智慧城市五年規劃。相關專家表示,這對于理解和推動今后一個時期上海將信息化與城市發展全面融合具有深遠意義。事實上,上海在“十二五”規劃綱要正式提出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開始,已通過連續發布2011-2013、2014-2016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設計。
在具體內容上,本次規劃提出智慧生活、智慧經濟、智慧治理、智慧政務、智慧地標等五大應用板塊。同時,聚焦信息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共享開放、信息技術產業和網絡安全保障,完善一體化的智慧城市支撐體系。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今世界,互聯網成為驅動產業創新變革的先導力量,圍繞數字競爭力的全球戰略布局全面升級,打造網絡強國成為全球主要大國的共識。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創新發展先行者,亟需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服從服務國家戰略,補齊短板,破解瓶頸,推動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創新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民生服務水平,增強社會治理能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與此同時,上海建設智慧城市依然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和瓶頸問題。一方面,隨著信息資源的不斷豐富,進一步激發了應用協同的需求,亟需在全局上做好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的機制安排,避免產生新的“信息孤島”。另一方面,政府監管模式與信息化融合創新不相適應,不監管或過度監管都會造成矛盾,亟需形成多元共治、各方參與的市場機制。此外,智慧城市的應用感受度有待提高,沉淀在政府層面的數據資源價值尚未充分挖掘,亟需形成有效的政企合作機制,并注重消除“數字差距”。
為破解當前面臨的問題,本次規劃也凸顯了“四個更加突出”的發展主線,即更加突出城市發展的需求牽引,結合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迫切需求,謀劃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更加突出信息化建設的應用導向,將建設重心從信息基礎設施轉為智慧應用,提升市民和企業獲得感;更加突出激發活力的眾創機制,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將萬眾創新作為智慧城市建設助動力;更加突出建設成效的普遍惠民,加強智慧城市普遍服務,切實縮小不同群體和區域的數字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