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寬闊街道,造型各異的綠植景觀,晚秋成片的黃葉樹林……這是克拉瑪依市最美的秋景。置身其中,不僅安心,還充滿了濃濃的幸福感。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要看城市品質。而城市品質的高低取決于城市功能、城市服務、城市管理及城市安全是否優秀。5年來,克拉瑪依市一手抓“城市建設”,一手抓“城市宜居度”,如今,一座環境秀美、功能完善、科技覆蓋、和諧美好的城市,一座秀外慧中的“高品質現代化信息之城”正在中國的最西部強勢崛起。
打造宜居環境荒漠戈壁變園林
克拉瑪依市位于中緯度內陸地區,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寒暑差異懸殊,干燥少雨,春秋季風多,冬夏溫差大。氣候不算宜人,只有靠人來改善。過去5年,克拉瑪依市市民都感覺到了家鄉的大變化。
為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克拉瑪依市持續推進“大綠化工程”和“藍天工程”兩項工程,城市環境更加秀美宜居。全市綠地面積由2010年的3.33萬畝提高到2015年的10.15萬畝、增加了2倍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9.04平方米提高到11.62平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中心城區基本形成了“一條河、一片濕地、六個湖泊和四片森林” 的生態系統。
該市定下一個目標,到2020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13.75平方米。同時,持續積極倡導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理念,注重節能減排和資源的循環利用,加快推進城區鍋爐“煤改氣”、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奎—獨—烏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等重點項目,確保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1%以上。
在改善城中環境的同時,克拉瑪依市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將恢復城市周邊荒漠生態、九公里生態濕地、金龍湖生態景觀等項目抓緊建設,打造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這些成果并非只是好看的數據,一幅幅清新的城市圖景呈現在市民眼前,成為克拉瑪依市環境更優、更宜居的最有力的印證。
規劃城市布局打造世界石油城
克拉瑪依市總體布局較一些老城來說算相對合理。立足“打造世界石油城”的發展戰略,該市將城市空間布局持續優化,完成了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特別是明確了中心城區的遠景規劃設計,確定了中心城區“雙心、雙軸、三廊、四組團” 的空間布局。
目前,克拉瑪依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市、區兩級政府完成投資249.4億元,建成投用了文體中心、會展中心、家居建材城等380余項基礎性、標志性、功能性項目,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增加了一倍。
在城市道路系統方面,克拉瑪依市結合城市建設與管理現狀、城市交通建設投資金額,先后啟動了一系列道路暢通工程項目,打通了影響居民出行和城市環境的“斷頭路”,完善城市道路路網系統,并規劃通過建設地下過街通道、地下街、地下停車場等多種方式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的問題。
除克拉瑪依市城市道路系統之外,區域交通樞紐初步形成。克拉瑪依—塔城、克拉瑪依—阿勒泰高速公路竣工通車,克拉瑪依—烏魯木齊城際列車開通運行,新增直達北京、上海、鄭州、武漢、成都等多條航線,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逐步建立。
交通格局建立同時,也促進區域融合發展取得突破。以“四地五師”為核心的北疆西部區域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區域間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目前,北疆西部區域融合發展研討會已成為重要的政、學、商對話交流平臺,累計簽約項目109項。此外,烏爾禾“兵地融合發展試驗區”成為兵地融合的樣板。
交通融,則世界融。克拉瑪依市依托三位一體交通格局,國際交流合作不斷加強,城市影響力不斷擴大,已經成為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創建“云端城市”生活安心更便利過去5年,克拉瑪依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城市管理逐步智能化、精細化,智慧城市建設屬國內領先。居民生活被“云端”覆蓋,政務云、教育云、公安云、醫療云……生活的各個角落無不彰顯著一座現代信息化城市的蓄勢崛起!
可以說,在克拉瑪依市重點培育的三大新興產業當中,信息產業發展成果最為突出。
2012年,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區獲準成立;2013,自治區“天山云”計劃的核心基地,也是自治區目前批準成立的唯一一家云計算產業園區——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區正式開建;2014年,該產業園區被列入國家重大工程,后又被列入國家“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天地圖·中亞空間信息樞紐等國家重點項目。園區重點發展云計算、電子商務、軟件研發、地理信息、服務外包數字內容服務和創意、物聯網等7大產業集群;配套發展電子產品制造、IT教育培訓、商業、金融、咨詢等產業。如今,中國石油新疆區域數據中心、華為云服務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新疆)數據中心等60多家知名信息企業落戶園區。
據悉,目前該園區已建成的數據中心規模位居全國前三,承載應用包含了智慧城市、智慧油田、電商、物流、金融等多個領域,具備了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提供云服務的能力。克拉瑪依市電子政務、數字城管等應用,已向全疆各地州市推廣。
在更宏觀的層面,克拉瑪依油田的“數字油田”建設已經完成,其技術和經驗走在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前列。僅僅5、6年,克拉瑪依市信息產業的發展可謂創造了奇跡。
智慧成果同樣惠及于民。目前,克拉瑪依市是全國首個“三網融合”光網城市,也是“國家智慧城市建設首批試點城市”、“國家信息惠民城市”。除了將云技術運用在醫療、政務、教育、交通、養老、安保等各領域之外,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智慧城市”讓所有居民都感覺離科技越來越近。目前,克拉瑪依市已將水、電、氣、暖、訊等專業化服務延伸到家庭,市民足不出戶,便可使用電視、手機、電腦等終端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家庭所需的生活服務;市民出行,也可以利用手機終端查詢交通信息、娛樂信息、健康信息等各種生活信息;此外,通過“智慧城市”的技術支撐,克拉瑪依市建設標準化小區、應急救援體系和城管大聯動機制也已初步建成。
多層次聯動為穩定
保障轉型促發展
穩定是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城市轉型發展的基本前提。克拉瑪依市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沒有穩定一切都為零”的思想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好自治區黨委的具體要求,努力做到穩定工作沒有盲區、沒有縫隙、沒有空白點,確保克拉瑪依市社會大局的持續穩定。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在反恐維穩上主動進攻,牢牢把握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動權。堅持嚴打保穩定,堅決依法打擊非法組織、犯罪團伙和暴恐分子;切實提高預警預防能力;堅持嚴防保穩定,全面加強社會防控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安保人員素質;強化全面防恐意識,扎實開展群眾性宣傳教育。堅持嚴控保穩定,加強重點要素管控;加強網絡管控和新聞媒體管控,牢牢把握輿論引導主動權,提升黨委、政府的公信力。
按照“到人、管用、有效”原則,克拉瑪依市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工作,確保意識形態領域絕對安全。強化宣傳教育,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決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蔓延。
克拉瑪依市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積極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筑牢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根基。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筑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通過創新活動載體,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該市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全面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和國家管理宗教事務的法律法規,維護群眾正常宗教權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在社會治理創新方面,克拉瑪依市積極推進社會治理的社會化、精細化、法治化,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促進社會安定有序。該市深入推進平安創建活動,以“平安家庭”“平安店鋪”等基層平安細胞工程為重點,穩步提升社會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探索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的平臺和機制,實現社區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加強實有人口管理,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健全重大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和矛盾糾紛滾動排查、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合力營造平安和諧、持續穩定的社會環境。
為進一步發揮克拉瑪依市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該市實現黨組織健全率100%,星級標準化黨支部創建率達80%;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黨員回社區報到率100%;新建居民小區各民族嵌入式居住達到100%;民漢家庭結對認親率100%;零發案社區實現全覆蓋。
社會穩定向前發展是百姓幸福生活、安居樂業的根本,這一點,克拉瑪依市做到了。自2011年克拉瑪依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為西北地區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后,2014年該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此外,該市連續5年蟬聯“全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榮譽是對所有克拉瑪依人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這座城市之所以安全、宜居,令人向往的原因。(劉婷)
本版圖片均由《克拉瑪依日報》提供
注 :“一條河、一片濕地、六個湖泊和四片森林”:即克拉瑪依河;古海濕地公園(原九公里濕地);金龍湖、紅山湖、鳳棲湖(原西月潭)、三平水庫、白堿灘水庫、調節水庫;青石峽森林公園(原城北防護林)、中心城森林公園、林海公園、白堿灘萬畝生態林。
注 :“雙心、雙軸、三廊、四組團”:雙心是“一主一副”兩個城市中心,“一主”為城南綜合中心;“一副”為老城商業中心。“雙軸”是東西向的城市聯系軸,串聯城西區、城南區、城東區、石化園區和白堿灘城區;南北向的服務集聚軸,串聯城北區、城南區、現代農業示范區。“三廊”是南北向穿插的三條生態走廊分隔了城西區、城北區和城南區、城東區和石化園區以及白堿灘城區。“四組團”是西部新城組團、主城組團、石化園區組團和白堿灘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