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PPP模式智慧城市項目7—10年建成
“智慧陽信”是全國首例PPP模式智慧城市項目,山東省首批34個PPP示范推廣項目之一。項目于2014年10月正式啟動,計劃投資9.4億元,利用7—10年時間,以智慧陽信綜合信息處理中心為核心,建設基礎信息保障、智慧政務、智慧民生和智慧經濟四大體系,建成32個子項目。
2015年12月,陽信縣政府授權陽信縣智慧城市建設管理中心與山東易華錄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陽信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統稱“SPV公司”)。SPV公司負責智慧陽信PPP項目下屬所有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政府擁有監管權及否決權,對公司項目運作情況實施監督。2016年4月,陽信縣引入社會資本和山東智慧城市PPP發展基金7000萬人民幣,降低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提高公共財政使用效率。
該項目依托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慧應用為重點,建立健全數據庫系統,集中打造城市管理、市民服務、產業經濟三大平臺,重點建設智慧城管、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等智慧管理應用,民生服務平臺、居民一卡通等智慧民生應用,電商平臺、能源在線監測系統等智慧產業應用。通過項目實施,將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民生服務、產業經濟發展水平,打造具有陽信特色的新型發展模式。
整合大數據共享信息
由于陽信縣在便民服務信息化方面碎片化現象突出,各部門信息共享存在障礙,部分服務設計脫離實際,信息利用率不高,民生服務信息化與群眾生活難以實現有效融合,在群眾使用過程中很難感受到信息化帶來的便利性。例如公安、城管、市政等部門間監控視頻不能共享,存在重復投資建設。民生方面,居民繳納水、電和天然氣費存在價格不統一、渠道單一等問題。交費方式單一,居民無法自行選擇繳費渠道,大部分由物業、村委代收,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寶或銀行卡轉賬等現代手段支付,增加了居民生活成本。“智慧陽信”建設將通過政府資源整合,打破各部門掌握的信息孤島,實現陽信縣大數據整合、資源共享,更大限度地、更廣范圍的實現陽信縣數字化、智慧化,為群眾提供更全面、權威的信息服務,促進城市發展和民生服務水平的提升,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實現信息整合
逐步發揮作用
“智慧陽信”項目實現精準扶貧信息整合。依托2016年年初陽信縣6000名干部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將陽信縣農村11萬余戶家庭信息建檔入庫,徹底摸清了陽信縣人口、收入、教育、養老、醫療、外出務工等結構體系。同時構建起精準扶貧電子地圖,實現了結對幫扶動態管理,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幫扶進展情況一目了然。
實現民生服務平臺信息共享,以“云計算”為基礎支撐,以綜合信息處理中心為平臺,將陽信縣治安、交通、市政、城管、國土等監控系統服務器端口統一接入“智慧陽信”平臺服務器,實現陽信縣民生服務監控信息資源共享、互聯互通。同時以綜合信息處理中心為平臺,采用萬米單元網絡管理法,建設環衛清掃車作業考評系統,實現了主動發現、綜合受理、協同處置市政設施、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秩序等城市管理問題的新模式。
“如果在陽信這樣一個經濟相對欠發達的縣能夠率先建成智慧城市,這本身就說明智慧城市的智慧含量和生命力,也是它的真正價值所在。”陽信縣縣長欒興剛表示,“政府通過資源整合,一方面有效規避了各部門各自為戰重復投資的浪費,另一方面真正實現了大數據的有效整合,全縣一盤棋。” 下一步,“智慧陽信”項目將加快推進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信息惠民工程建設,讓城市管理真正從“經驗治理”轉向“科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