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發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飛猛進,但也帶來了同樣史無前例的環境代價。人們擁入城市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和就業機會以及更高的工資收入。全球城市人口在過去的30年中每年平均增長6500萬,相當于每年增加7個芝加哥。
截至2014年,4.53億人居住在全球28個特大城市。目前世界上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使城市體驗到農村向城市移民不斷增長帶來的多種問題,包括基本便利設施奇缺、環境危機以及人口的持續增加,所有這一切幾乎使已透不過氣的城市及其老化的基礎設施崩潰。
預測顯示,這些趨勢仍將延續。預計到2050年,全球城市總人口將增至66%。城市通常占一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5%~80%,因而被視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但另一方面,城市規劃者或未充分考慮到的是,50%的全球垃圾以及60%的全球溫室氣體(GHG)排放來自城市。
水、土地和化石燃料等自然資源的提供,承受著與日俱增的壓力。人們目前越來越關注現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生存能力、醫療保健的充分提供、教育機會以及城市地區不斷增長人口的總體安全問題。
城市領導者指南
城市利益攸關方在致力于將城市打造成經濟增長驅動器,還是關注資源過度使用和依賴等與人口不斷增長相關的問題面前進退兩難。針對這一挑戰,國際電聯可持續智慧城市焦點組(FG-SSC)努力摸索出一條走向可持續智慧城市之路。
“可持續智慧城市”(SSC)的概念產生于十多年前,旨在將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潛力用于城市治理系統,以創建不僅具有經濟和社會先進性,而且以實現環境可持續為目標的城市。
有鑒于此,城市利益攸關方可依據FG-SSC“可持續智慧城市技術報告:城市領導者指南”介紹的途徑,計劃并建設各自的可持續智慧城市。
ICT和可持續智慧城市
ICT與重要SSC程序的整合,與實現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ICT有助于通過創新建設SSC,并對現有程序進行再設計,其中包括用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運輸、智慧建筑、智慧水管理和智慧政務的新應用、技術和系統。
ICT可為SSC的可持續和智慧發展提供綜合戰略手段,并成為城市建設的有力支撐。ICT與現有城市基礎設施的整合,也會在實現聯合國2015年后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當中發揮重大作用,重點涉及建設韌性強的基礎設施、促進包容和可持續工業化并推動創新的目標9;以及旨在使城市和人居具有包容性、安全性、適應性和可持續性的目標11。它還可以在提高教育水平、實現性別平等、提高對人權問題意識和強化全球發展合作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從實質上講,ICT在建設經濟增長、社會包容和環境平衡這三大可持續發展支柱方面發揮著催化作用。就環境問題而言,ICT可以通過溫室氣體排放和能耗的監測和報告機制提供支持,還有助于利用顧及環境的設計原則和最佳做法,提供貫穿產品開發、制造直至報廢處理的可持續產品。
國際電聯可持續智慧城市焦點組于2015年5月完成工作,并于2015年6月成立由國際電聯成員組成的新的ITU-T第20研究組,以研究“物聯網以及包括智慧城市和社區的應用”。ITU-T第20研究組將著重制定利用物聯網技術解決城市建設難題的標準。為此,可持續智慧城市的愿景能夠滿足數十億民眾享受更美好生活質量的夢想。可持續智慧城市已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