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召開的銀川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銀川市智慧城市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進行正式初次審議,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智慧產業發展、智慧城市建設、環境支撐、法律責任等方面將智慧城市制度化、法律化,這標志著銀川市通過地方立法促進“智慧城市”建設。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及應用,銀川市大力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設。一期建設大數據中心、智慧網絡、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環保、企業互聯、市民一卡通、智慧政務、智慧旅游等十大系統陸續上線。尤其是通過“智慧城市”+政務行政職能轉變推進智慧政務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
盡管我市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仍存在著政務數據開放滯后、覆蓋面和網絡質量較差、智慧產業結構尚不健全等諸多不利條件。為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市人大將制定促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計劃。
《條例(草案)》共八章四十條。在通信基站建設空間保障方面,《條例(草案)》第十五條規定,“智慧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確定設置公眾通信基站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公共設施,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公眾通信基站建設設計標準,預留基站和室內無線分布系統所需的機房、電源、管道和天面空間”。要求“市級機關及事業單位、公共場館、旅游景點等所屬建筑物和構筑物,以及路燈、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設施,在符合安全、環保、景觀要求且不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應當開放用于通信管道、通信線路和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條例(草案)》在促進智慧產業方面,涵蓋了物聯網技術、智能制造、云計算、企業大數據平臺、電子商務服務體系、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數字文化等產業。明確“支持信息消費示范企業、示范基地和重點園區建設,引導信息消費產業集聚發展。”
資金支持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杠桿。《條例(草案)》第三十一條作了規定:“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支持智慧城市發展,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關鍵技術研發推廣提供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