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下,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創新大會在濟南市召開。大會以新型智慧城市為主題,圍繞智慧城市發展形勢、熱點問題以及新型智慧城市相關政策等進行了深入研討,來自公安部、農業部、國家標準委等部門的領導,73個城市代表,10多個國家相關機構代表,智慧城市知名企業等參加會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以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創新為動力,以解決智慧城市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和突出問題為抓手,以信息惠民為核心,加強統籌協調和政策研究,加快標準和規范制定,開展試點示范和經驗推廣,拓展國際合作,強化網絡安全,扎實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各項工作。
目的:實現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模式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在城市的各行各業中,打造基于知識社會下的城市信息化高級形態。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智慧城市建設要求通過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全面感知與融合應用。從社會發展角度看,智慧城市還要求通過維基、社交網絡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可持續創新,強調通過價值創造,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智慧城市經常與數字城市、智能城市、生態城市等區域發展概念相交叉,甚至與電子政務、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信息化行業概念發生混雜。對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讀也經常各有側重,有的觀點認為關鍵在于技術應用,有的觀點認為關鍵在于網絡建設,另有觀點認為關鍵在人的參與,還有觀點認為關鍵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設的先行城市則強調以人為本和可持續創新。總之,智慧不僅僅是智能。智慧城市絕不僅僅是智能城市的另外一個說法,或者說是信息技術的智能化應用,還包括人的智慧參與、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等內涵。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為世界和中國的城市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與此同時,國內不少公司也在“智慧地球”啟示下提出架構體系,如“智慧城市4+1體系”,已在城市綜合體智能化天津智慧和平區等智能化項目中得到應用。
作用:從創新1.0向創新2.0模式轉變對于我國智慧城市發展的作用。智慧城市的發展不僅會促進“智慧政府”、“智慧企業”的行政管理、產業運行的升級換代,也在更深層次改變著我們城市的方方面面。清華大學電子政務實驗室主任孟慶國表示,“我們必須準確認識和把握這個機遇,而社會管理創新也正是要在社會管理領域實現從創新1.0向創新2.0模式的轉變。”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冰之認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用戶在整個生產服務體系中的位置,智慧城市的建設要強化群眾滿意的目標、強化社會需求的導向,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四化融合中,要高度重視信息化和城鎮化的互動關系,并以此為切入準確定位智慧城市建設。北京作為最先試點的“智慧城市”之一,目前北京的城市管理已經在基于創新2.0公共服務模式和感知數據驅動的高峰勤務模式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對此,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童云海教授在對北京“智慧城市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后指出,要通過數據驅動的社會需求挖掘使得政府服務更加貼近百姓需求,并強調社會管理創新就是要通過溝通互動、協同創新、市民參與,讓從政府自身出發的管理過程變為從服務對象、市民出發的服務設計和提供過程。
機遇: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場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陸續發布相關配套政策引領智慧城市有序發展。國務院從普適性的角度提出戰略性發展舉措;各部委結合自身業務出臺政策支持發展智慧城市,推進“互聯網+”與各領域融合。城市是人們交易最活躍的區域,也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重點區域。城市的發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度。隨著人們生活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互聯網的提速增效,智能移動終端的應用普及,信息革命正在徹底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方式。而建設智能城市不僅是城市在轉變發展方式,也是人們尋求有質量生活的客觀需求。人們的需求正在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場,這一需求將是我國經濟轉型和智慧城市發展建設的有力支撐。那么,智慧城市這個概念里蘊含著多大的市場價值呢?發展智慧城市,是我國促進城市高度信息化、網絡化的重大舉措和綜合性措施。從設備廠商角度來說,光通信設備廠商、無線通信設備廠商將充分發揮所屬技術領域的優勢,將無線和有線充分進行融合,實現網絡最優化配臵,以加速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與之相對應的通信設備廠商、芯片廠商等將從中獲得巨大收益。
據了解,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制定中的“十三五”規劃對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逾50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