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淮北新聞網報道,2月19日下午,東山街道辦事處新村社區居民李靜陪母親來到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以前辦理老年證,得到市民政局或行政服務大廳,咱嫌麻煩,所以一直沒去辦。現在到社區提出申請就可以辦理了。”
便民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告訴李靜,他們已經提前從民政部門領取了老年證空本,等上級單位在線審核相關材料后,社區就可以加蓋印章、直接發證,到時會通知她來拿證件。
全市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自2015年5月中旬啟動以來,“一站通”服務讓相山區新村社區、錦華苑社區等8個首批試點社區的居民嘗到了信息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社區管理信息化,聽上去十分專業的名詞,卻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連,究其根本是為了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一站通”,這一新鮮事物,是怎樣惠及社區居民的呢?答案很簡單——因為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綜合平臺。
2015年,淮北市正式啟動智慧城市一期項目建設,并將其納入當年“九個一工程”,與電子信息產業一并加以推進。而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綜合平臺是智慧城市一期項目建設的三項內容之一。
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綜合平臺,具體地說,就是按照“大集中、大整合、大共享”的原則,以公安人口信息為基礎,融合民政、人社、計生、衛生等部門人口擴展業務數據信息,構建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數據中心,建設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實現人口信息交換、核查、分析等綜合應用功能,滿足公安、計生、民政、人社等部門信息共享需求。
平臺將服務點延伸至居民家門口,居民需要辦理的民生事項在“一站通”服務點就可以完成受理、審核、審批,實現了“一站受理、一站辦結”,避免了以往居民帶著大量材料在社區、街道、政府部門間來回奔波,由以往的“群眾跑腿”變為“數據跑腿”,大大節省了居民辦理業務的時間。
舉個例子,以前社區居民要辦理困難群眾臨時救助,需要從社區、街道開具證明,再到相關部門進行辦理,來回奔波不說,材料層層上報,辦理好再層層下發,一來一回至少需要十多天。
現在,符合條件的居民只需要持身份證、照片等相關證件,通過社區的掃描儀錄入信息,就能夠調出系統內原有居民的相關信息,進行初步審查審核,再由各級相關部門分派流轉、一一審核,3天左右就能順利辦結。
相山區錦華苑社區的“一站通”平臺于2015年8月初正式上線投用。通過技術改造,錦華苑社區完成了對原社區服務大廳功能的整合、提升,目前,三個窗口可以同時辦理“一站通”業務。
在工作人員提供的“一站通”辦事項目清單上,記者看到,服務事項涵蓋了衛計、司法、民政、人社等多個范疇,諸如老年證辦理、困難群眾臨時生活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申請、生育證辦理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都可以在此辦理。
隨著淮北市智慧城市一期項目建設的加快推進,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一站通”平臺于2015年11月底在全市一縣三區187個社區(村)全線開通,各部門下沉社區辦事項達169項;網上辦事大廳的市直廳也開始運行,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和濉溪縣等其他4個分廳當年底全線開通。越來越多的居民像新村社區、錦華苑社區等8個首批試點社區的居民一樣,嘗到了信息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據市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淮北市還將立足智慧城市建設,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信用體系建設納入“互聯網+”范圍。其中,智慧城管和平安城市二期工程建設已經完成招投標,計劃今年7月底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