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號稱最冷的寒潮侵襲了大江南北,幾十年一遇的低溫充斥在全國各個地區,甚至連幾乎跟白雪無緣的廣州、深圳等地區都下起了雪,讓當地人依稀看到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美景。
說起寒冷,不禁讓人想起了2008年年初的那場冰災,筆者在此次冰災中深深的感受到了寒冷所帶來的惡意。當時身處學校的筆者差點被困在學校回不了家,不僅如此回到家沒幾天,走在路上還親眼目睹了一排長長的電線桿就在我眼前倒下的奇景。
這種極端的天災首先是對電力系統的打擊,接著會對交通系統造成很大的不便,這些都是智慧城市的重點建設內容。
現在全國各地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情越來越高,動輒上百億上千億的智慧城市項目的資金投入。對于智慧城市也有著很高的憧憬,但是智慧城市說到底還是一種提升居民生活的技術手段,當這些智慧城市碰到5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天災時又會變得怎么樣呢?目前的智慧城市重點是從以下幾個領域入手: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就目前來看智能交通主要覆蓋的層面有:
1.智能交通的基礎層,即城市交通燈系統與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設,包括對原來交通系統的改造。
2.智能交通的設備層,即實現智能交通所需要的視頻監控設備、射頻追蹤設備以及公路照明設備等。
3.智能交通的軟件層,即導航地圖、地理信息系統以及云平臺等軟件應用等。
可以看到,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統相對來說還只是一種比較被動的“智能”,主要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一定量的改造。
這在路況正常的前提下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表現——駕駛確實更加的方便,但是在極端條件下,面對路況遭到破壞依然顯得“笨拙”與無能為力。比如說碰到極端寒冷時路面結冰,就會造成整個交通系統癱瘓。所以,智能交通應該需要增加一些主動處理極端條件下的能力。
智能物流
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物流將會在智慧城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物流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可忽略。據統計,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8%左右,也就是達到10萬億級別總市場。
正因為如此,采用智能物流,增加物流的速度與效率從而降低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例顯得尤其的重要。
而打造一個完善的智能物流網,整合所有快遞公司將會是一種趨勢,充分利用目前的資源,實現共享,把貨物流通的數據打通,形成一個巨大的即時信息平臺,最終實現網上下單購物,24小時內送達。
智能物流看的是貨件的管理能力與運輸能力,在極端天氣的條件下對于物流的影響也是極大的,所以打造一套完善的,足以抵抗極端自然條件下的物流系統也是有重要意義的,比如說,一套完善的無人機運輸網絡,可以很好的抗擊路面交通不流暢的情況。
智能電網
國家能源局曾經表示,中國在未來5年內智能電網建設總投資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這對于智能電網的市場來說,是一劑強有力的催化劑,將會方便整個市場的成熟與落地。
國家投的2萬億主要是對于骨干網絡的智能化升級,比如說智能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或者智能電表。而這其中輻射出來的電網ICT產業市場也是很大的,然而智能電網所面臨的來自于極端天氣的挑戰也是最嚴重的。所以對環境的實時監控與故障預警將會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是需要對現有的輸點設備進行加固處理,以增加其自身的抗極端天氣的能力;然后可以通過數據的分析與預警,對電線等設備可能出現的隱患進行及時的處理。這都將提升智能電網在天災中的生存能力。
關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概念還是很大的,上述三點就是比較典型的代表,其實關于智慧城市是什么,可能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種不同的看法,智慧城市之于不同的人、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立場,都會有不同的定義。
上班族說:“路上不那么堵,過年回家買票不那么難,就是智慧城市。”
老人家說:“我有心臟病,如果我在家里突然跌倒爬不起來了,有人能很快把我送到醫院,就是智慧城市。”
小孩子說:“我不想一板一眼地坐在教室里上課,要是在家就可以學習,能向老師提問,還能跟小伙伴交流,就是智慧城市。”
創業者說:“我想辦個公司,可是不知道流程,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到合作伙伴,如果這一切都更加方便,就是智慧城市。”
公務員說:“為什么有那么多上訪的人呢,如果他們的想法能早點跟我們溝通解決,大家其樂融融,就是智慧城市。”
消防員說:“最好沒有火災,有煙霧苗頭就能自動撲滅,但假如真正有大火了,我們能一路暢通地迅速抵達現場,這就是智慧城市。”
而這些也都是能夠使得智慧城市脫離面子工程,達到實實在在的惠民目的的場景,智慧城市是融合人類的智慧而非技術的智慧,說到底還是一種提升居民生活的技術手段。
或許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物聯網手段可以使得智慧城市達到很不錯的“智商”,能夠進行復雜的運算及問題處理。但是既然是智慧就總得有一定的“生氣”,才會讓人覺得有活力。連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都有一種趨利避害本能反應,所以,一套高級的智慧城市系統不應只是一臺死氣沉沉的機器。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條件下,當遭遇冰災、雪災、臺風、甚至地震等極端的自然條件時,智慧城市的“智慧”二字就會顯得太過脆弱與無能為力,或許當有一天,智能城市能夠真正的主動進行適當的反應,去解決一些突發狀況時,才會是智能城市的又一次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