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需要讓建筑物有數據,讓建造過程有數據。”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副總工程師葉浩文說,智慧建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但智慧建筑的形成要從智慧建造開始。
在17日開幕的“第六屆中意創新合作周”可持續發展與智慧城市專題論壇上,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十余位業內專家就城市建設的綠色化、智慧化轉型進行探討。以前瞻性理念生動演繹建筑行業與節能環保、科技和信息產業的深度融合與集成創新。
葉浩文介紹說,目前各國都在發展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技術,通過數據流、信息流的協同管理,通過仿真模型從建造期就實現智慧化,采集建造數據,以便后期交給運營方使用。
同濟大學教授程大章說,2014年中國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4.77%,新型城鎮化規劃的要求可以歸結為綠色、智慧和人文。“智慧城市實際上滲透到每一個領域里推進城市生態發展。”不僅如此,他還指出城市要根據歷史地理、經濟能力、產業結構等確定發展方向,這是城市發展的智慧。
“我們要像展示‘未來概念車’一樣,向公眾展示未來生活的空間樣貌。”葉浩文說,中建科技籌建的“中建未來大廈”擬定于明年開工,這一研究成果將與綠色建筑、被動式建筑、超低能耗等技術一體化展示。
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校長馬可吉利認為,科技與智慧城市緊密聯系,每天城市的管理中充斥著海量信息,如何用聰明的方式采集信息和數據,是每個國家未來發展智慧城市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中國和意大利可以展開合作的項目。
“中意創新合作周”由中國科學技術部和意大利教育大學科研部共同主辦,自2010年設立以來,每年輪流在中意兩國舉行。今年,有來自意大利的135家機構、200余位代表和200余家中方機構代表進行了510余項次項目對接,預計達成150余項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