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走網路、少走馬路”的互聯網民生服務理念指導下,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豐富多彩的互聯網應用,讓廣大廈門市民享受到了信息化帶來的智慧新生活——
國慶假期,廈門市民王欣然從境外的一家電商平臺網購了一只手表,以往報關繳稅需要到海關報關大廳專門跑一趟,而現在,依托廈門海關推出的“互聯網+”服務平臺,在收到“需進行海關申報”的提示信息后,她通過微信進入“進出境郵件申報平臺”,在線填寫了報關單據,隨后通過微信支付方式繳納了稅款,全程僅耗時3分鐘,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了自貿區服務帶來的新福利。
建立在“互聯網+”上的智慧海關只是廈門市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在“多走網路、少走馬路”的互聯網民生服務理念指導下,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豐富多彩的互聯網應用,讓廣大廈門市民享受到了信息化帶來的智慧新生活。
智慧醫療重建服務體系
“i廈門”是廈門市“互聯網+”民生服務“一站式”在線辦事服務平臺,于2014年初開始籌建,優先從百姓最關注的醫療、教育、社保、交通、政務等方面,整合提升信息惠民資源,目前已整合了200多項惠民服務。市民只需一次實名注冊,即可在政府部門和公用事業單位惠民服務中暢行無憂,目前實名認證用戶數已超過115萬個。
看病難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掛號難更是廣受詬病。但在廈門各大醫院,基本看不到排長隊等候掛號、診療、化驗、檢查等現象。這是因為廈門市依托各大醫院統一的預約掛號平臺,各個環節全部實行預約,且時間精確到分鐘。廈門眼科中心董事長蘇慶燦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該醫院建設了“并聯式”掛號系統,通過信息化整合門診、掛號、問診、檢查、化驗等環節,最大程度縮短患者等待時間,確保在兩小時內完成所有檢查,極大地方便了患者就醫。
在“互聯網+”戰略引導下,廈門市醫療云建設也取得階段性成效,健康大數據應用也取得實質性進展。云計算平臺實現了衛生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和硬件資源的集約化管理,不僅減少了重復建設,還有效提升了醫療信息服務能力,目前已完成91個醫療機構的云平臺遷移。
信息化建設提升城市功能
在智慧交通方面,廈門市根據不同時段的不同交通狀況對紅綠燈實施聯網聯控,互聯網應用讓馬路更暢通。此外,還建設了交通事故視頻遠程定責定損平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率先創新機制,聯合保監部門、保險行業,運用高清視頻技術,快速準確固定交通事故證據。
目前,通過遠程定損,平均一起事故處理時間只要6分鐘,一年下來節約了1.5萬個現場警力的投放,更是大大減少了由于事故引起的交通擁堵時間。
在智慧教育方面,廈門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積分入學在線申請系統,方便了外來務工人員家長辦理積分入學,并通過遠程同步互動教學系統,率先實現了“海峽兩岸同上一堂課”的夢想。
廈門市政府副秘書長梁峰表示,市民之所以能夠享受到智慧城市的種種便利,主要在于廈門市的信息化建設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將其放在長期推動廈門城市轉型、社會治理模式轉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大格局下來考慮,將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基礎大環境作為整體目標,在國家戰略指引下統籌整個廈門各項信息化工作的開展。以此為指引,廈門市提出了深化三網融合、壯大信息消費的發展思路,即“三通一興”——網絡通、資源通、服務通、產業興。
基礎設施共享數據資源開放
為實現網絡通,廈門市大力推動電信、移動、廣電、聯通4大網絡運營商實現主干道共管,實現通信鐵塔統建共享,建設寬帶大數據、共同繪制寬帶地圖等。在此基礎上,開展了“三同一專”的試點工作,實現了小區網絡的同機房、同通道、同網端和專業維護運營,有效降低了綜合運營成本,在全國率先讓用戶可以足不出戶自主選擇服務商,不更換設備、不更換線路。
6月底,廈門信息化館免費開放,市民可詳細了解廈門市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方面的信息化成果。其中,廈門寬帶地圖是一大亮點,不僅能看到廈門市的寬帶基礎網絡情況,還有信息惠民和信息消費大數據等應用模塊。
為實現資源通,廈門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市政府數據資源的開放和共享。如今,廈門市民只需在“i廈門”平臺實名注冊后,其在公安、社保、稅務、衛生、工商等部門的各類證明即可主動推送到其頁面。
梁峰介紹,廈門市已經形成了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平板顯示產業鏈及配套產業、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產業鏈及配套產業四大產業板塊,同時也打造了以廈門市信息化館為統領、全市30家信息消費體驗店協同的覆蓋廈門的“一館多店”實體推廣和體驗體系。廈門市深化三網融合、壯大信息消費,就是要構建“以業助用,以用興業”的生態體系,促進信息化建設和信息消費的可持續發展,讓廣大市民享受更多的信息化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