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概念是指運用科學技術自動管理城市交通和衛生等部門的城市運行模式,是人腦智慧、電腦網絡、物理設備三位一體建設的城市形態。近日,48歲的荷蘭專家唐達森指出對“智能城市”的高投入是一個錯誤。
唐達森曾與調研員馬丁海哲爾合作出版過《“智能城市”——21世紀城市規劃面臨的挑戰(2015年)》一書,目前該作品還未在巴西出版。在書中,他提倡使用智能化的城市規劃,而不是不加批判地全盤接受“智能城市”概念。唐達森認為,就是這種社會追求的所謂“時尚”引發各企業不遺余力地積極推銷自己的技術解決方案。
目前,全世界都在熱烈討論“智能城市”這一概念,但其背后的意圖十分明顯,即政府和大型技術公司的利益聯盟。唐達森批判“智能城市”概念,卻提出了另一種智能規劃的城市,即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建造新的城市模式與社會結構。
“智能城市”是一個網絡數字系統,不但包括人腦智慧、電腦網絡、物理設備這些基本的要素,還會形成新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社會形態。唐達森稱,到目前為止,已發表的關于“智能城市”的文本中并未提及或很少提及相關的建設事宜,這是一個與社會改革無關的建議,只是一項技術創新,而不是社會或制度革新。
據世界銀行估計,未來20到30年的城市改革與重建需要耗費30兆億美元至50兆億美元的資金。唐達森稱,對建設“智能城市”的投入如此之高,因此“智能城市”提出的解決方案有多么神奇和吸引人并不奇怪,但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性價比高的投資項目。
最著名的“智能城市”范例包括仁川(韓國)、馬斯達爾(阿聯酋)和成都(中國)。技術公司向政府出售更安全、可持續和智能的城市技術解決方案。各城市成功的程度各不相同。在阿姆斯特丹,“智能城市”模式運行良好;在政策較為封閉的國家,如阿拉伯國家,或是資本集中的國家,如印度,存在使用科學技術使城市更加安全、清潔和高效的趨勢,建設效果仍有待觀望。
唐達森認為,這些城市一味追求追趕“智能城市“的潮流卻忽略了最嚴重的問題,因為有些地區往往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而且發展非常不平衡。他指出,可接受程度和平衡性是建設生態可持續城市的先決條件,絕不容忽視。他解釋稱,如果最貧窮的人群更關心其他問題而不是保護環境,如果富人們只關心維護自己的特權和安全,那么舊的社會模式將毫無改變地全盤保留,城市的改革和重建也就毫無意義了。
當前,我們還在延續20世紀以來的城市模式,唐達森強調指出發展中國家不該重走舊的破壞式城市建設模式,以破壞生態環境的方式獲得城市發展,應作出新的改變,如優先公共交通。否則的話,我們生活的城市會變成不正常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