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工業4.0”的概念日趨火熱,以“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為特征的“制造業信息化”也被認為是我國制造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舉措。在近日舉辦的“2014中國儀器儀表學術產業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指出,智慧云制造是基于泛在網絡及其組合的、以人為本、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制造技術,是一種智慧制造新模式和新手段,它將對未來的制造模式變革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2009年,李伯虎及其團隊率先提出云制造理念與技術。云制造按照 “集中分散資源,服務分散客戶”的理念運行,能打破單位、產品間的壁壘,實現產業上下游多用戶、多任務并行協同工作,同時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李伯虎認為,“云制造”模式和手段是制造業信息化的一種有效的新模式和新手段,它能夠促進我們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邁進。
2010年8月,歐盟相關部門啟動了“制造云”項目。經過近幾年的實踐,隨著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高性能仿真技術、智能科學技術等的不斷完善,特別是大數據技術與信息化制造技術的新發展,“云制造”正拓展為“智慧云制造”。
李伯虎認為,智慧云制造是一種互聯化、服務化、個性化、定制化、社會化的智慧制造新模式和新手段,具體而言,是基于各種網絡的面向服務的智慧化的制造新模式,是以人為中心,信息化制造、新興信息技術、智能科技等領域多種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
“它將各類智慧制造資源和智慧制造能力虛擬化、服務化,構成智慧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的服務云池,使用戶通過終端、網絡和智慧云制造服務中心,能隨時隨地按需獲取智慧制造資源與智慧能力服務。”李伯虎說。
李伯虎介紹說,目前云制造在航天、政府、產業中已經有很多應用案例,而基于天智網的智慧云協同在研發生產、供應鏈、制造應用等領域也已經有很多成功范例。“我們的天智網可以提供企業對企業、個人、資源能力和全產業鏈的在線協同,已經有上千位用戶以及各種各樣注冊的企業,為他們提供服務。”
從宏觀角度來看,國內制造業正面臨一場新的工業革命,這場革命具有數字化、網絡化、互聯化、智能化等特點。李伯虎認為,智慧云制造下一步要做的,是要突出我國云制造的特點和優勢,探索培育國內新型持續發展的制造模式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