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不是IT專家就能完成的,一定是區域經濟發展專家、城市規劃專家、產業發展專家加上IT專家進行的頂層設計,才叫智慧頂層設計。僅用IT專家做智慧頂層設計是實現不了的。”這是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專業委員會設計學組副組長楊天舉在天津市召開的“智慧城市與規劃設計發展研討會暨設計學組年會”上表達的觀點。
智慧城市規劃先行
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院長洪再生教授從智慧城市的特點、模式、趨勢、契機等方面闡述了智慧城市的發展與規劃設計創新的重要性。
洪再生表示,建設智慧城市是關注民生的需求,可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通過打造公共平臺,可以提高社會的綜合治理能力;加強規劃建設,可以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注重發展質量,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產業升級,可以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創新體制機制,可以實現優化資源配置。
洪再生認為,目前,智慧城市有三種形式:
一是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代表的全面智慧發展型,這些城市具有城市規模大、經濟實力較強、信息化水平全國領先的特點,涉及信息產業發展、技術研發、智能應用、環境構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水電氣等市政設施等領域。二是以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為主的優勢產業拉動型,該城市具有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他們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拉動特色產業,以先發優勢帶來更多優質資源,形成良性循環。三是以中小型城市為主的穩步發展跟進型,這些城市以信息基礎設施、應用的智慧化提升和建設作為智慧城市的重點任務,兼顧產業發展,貼合城市定位,提高城市信息化發展水平。
洪再生通過邯鄲中央商務區的規劃,闡述了基于理性策劃的重要性。他表示,今后,智慧城市的規劃方式將由藍圖靜態規劃轉向過程漸進式規劃,城市管理也將由傳統粗放型管理手段轉向現代網格化管理。
建好京津冀示范作用大
10多年前,著名城鄉規劃學家吳良鏞院士曾用“發達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描繪北京、天津與河北發展落差的巨大。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李迅介紹,10多年過去了,這種現狀仍未有改變,在環北京周邊仍有62個國家級貧困縣、近800萬貧困人口存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形成12個主要城鎮群,這些城市以占全國9%的國土面積,集聚了全國近40%的人口,實現了全國65%的國內生產總值。其中,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大重點城鎮群以占全國3.4%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14%的人口,占據了全國經濟總量42%的份額,利用了全國82%的外來投資,集聚了全國71%的流動人口。
李迅表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雖然有一定的基礎,但仍然面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產業、城鎮和人口高度聚集;產業園區和城市建設用地不斷擴張;大城市病不斷向區域蔓延;區域空間結構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四個方面。
李迅認為,京津冀區域發展失衡,之所以較珠三角、長三角突出,源于區域內行政層級差距大,造成資源集聚和發展上的數量級差距。
在經濟地位、公共服務水平、產業結構上看,天津和石家莊與北京相比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自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對于天津和河北兩個區域的“虹吸效應”(而非“溢出效應”)從來沒有扭轉過,天津、石家莊無論在資源配置、行政協調上都屬于從屬地位。
盡管北京從未將自身定位為經濟中心,但經濟體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二位,僅低于上海,這讓一直致力于成為北方經濟中心的天津始終非常尷尬。北京的過度發展與天津和河北相對落后,事實上造成了三方“共輸”的結局:資源過度在北京集中造成了高房價、城市擁擠、大氣污染、公共服務短缺、外來人口積極涌入但歸屬感差,而津冀被迫依賴以工業、房地產為主的傳統產業,不僅附加值低、優質資源吸納能力低,而且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據對北京PM2.5來源的分析,25%的污染物來源于區域間的傳導。
李迅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京津冀空間協同發展、城鎮化健康發展對于全國城鎮群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明確定位北京瘦身
針對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李迅提出了八點建議:一是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二是要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三是要著力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四是要著力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五是要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六是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七是要著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八是開展“十三五”期間京津冀重點科技攻關。
李迅表示,頂層設計要在明確主體功能區的劃分和城市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立足三地的比較優勢,在中央層面做好京津冀交通體系、產業布局、城鎮布局、生態布局的頂層設計。只有“一張藍圖繪到底,大家同唱一首歌”才能真正實現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據李迅介紹,《京津冀協調發展區域規劃方案》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過程中。
李迅說,對于21.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承載了上億規模人口且生態環境已經到臨界點的京津冀地區,通過破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長期約束,匯聚區域的整體力量率先實現現代化,既是國家提高整體競爭力的要求,也是世界發展歷程中從未遇到的難題。因此,抓住我國仍處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戰略機遇期,主動優化京津冀城鎮群的空間結構和生態格局、持續提高產業效能、構建綠色綜合交通網絡。通過復雜系統研究、整體規劃實施和重大集成技術支撐,實現“人口——土地——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協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次會議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專業委員會主辦,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承辦。
文章鏈接:中國儀表網 http://www.ybzhan.cn/news/detail/4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