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之前,按一下手機,就可以知道道路是否擁擠;若要就醫,打開家中的健康監測機,醫生就能隨時掌握病人的血壓、心率等情況,并完成掛號……如今,這樣的智能生活場景,在“智慧城市”的先行者——浙江省寧波市已漸成現實。作為后來者的防城港,也正緊鑼密鼓地向“智慧城市”大步邁進。
智慧城市,從概念走向現實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智慧防城港”,打造獨具特色的“智慧特區、魅力新城”,以創新城市建設與管理模式,搶占城市與產業發展制高點。
2013年5月,市政府出臺《防城港市智慧城市發展規劃綱要(2013-2012)》,明確指出以“基礎支撐、應用帶動、產業突破”為主線,加快智慧支撐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智慧建設與宜居等方面的重點應用,培育智慧產業。
市住建委負責人告訴記者,智慧防城港建設,在總體架構上可概括為“一模型、一標準、一中心、一庫、一平臺、三應用”,即建設完成防城港市智慧城市信息化模型;制定智慧城市建設的標準體系;建設一個全市互聯互通的數據中心,全市各行業并行關聯的數據庫,全市共享共用的多維度公共信息平臺以及建立不少于三個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專項應用。通過上述智慧城市基礎支撐框架的創建,三到五年內,初步實現城市建設管理的信息化、一體化、智能化應用將成為可能。
伴隨著2013年年底開始組建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信息中心的基礎軟件、硬件逐步完善,最近試投運行,“智慧防城港”才算正式落地,并邁步向前。“如果說智慧城市建設全程是十步,我們現在只走了兩三步。”市住建委負責人說,下一步將通過信息中心構建云生態共享平臺,對全市各部門現有硬件設施和數據資源進行整合。
智慧城市,智“惠”民生
智慧城市建設,不只是大概念和大建設。總的來說,智慧城市歸根到底是各個城市部件的智能化,而服務民生則是智慧城市的最終落腳點。市住建委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以城市規劃、管理、交通、衛生、教育等重大民生領域為突破口,深入推進重點智慧應用體系建設,提升信息便民惠民利民水平,讓城市更聰明,市民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市”脫胎于“智慧地球”戰略,是指借助物聯網、傳感網等信息技術,在信息管理、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構建智慧環境,進而形成生活服務,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的新模式。“每個城市各有特色,我們沒有先例可循,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市住建委負責人如是說。
既然“智慧城市”并無定式可循,那么創建工作從何入手?市領導明確指出,智慧城市建設應以改善市民生活,服務民生、方便群眾為優先目標,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城市服務水平,讓百姓生活更幸福。
為此,在制定“智慧城市”總體規劃伊始,有關部門就對市民最為關注的交通、衛生、市政、城管、規劃等方面進行分類梳理,推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規劃”等應用項目的建設與運作。
智慧城市,智“造”宜居
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防城港,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社會醫療保障、城市治安維穩等城市管理工作壓力日漸增大。這威脅著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無不考驗著政府部門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智慧防城港”的建設,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城市規劃與建設、城市管理與服務、城市產業與經濟等各個領域當中,實現城市建設的生態宜居、城鎮居民的安居樂業。
此外,“智慧”為變革城市管理模式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實現提升城市管理的監測、分析、預警、決策能力和智慧化水平,增強應對突發和重大事件的應對能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程度;滿足市民對城市生活和環境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