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十二五”規劃進入關鍵階段,一大批智慧城市新成果和新技術正廣泛應用于城鎮規劃、城鄉住房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領域,為中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作出貢獻。
第九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組織會主席、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總規劃師唐凱對記者表示,將于11月3日到4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九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將致力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的“創新·融合·服務”,促進新成果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開拓新市場
建設智慧城市是中國謀求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中國已有400多個城市宣布建設智慧城市,覆蓋了東、中、西部地區。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外,杭州、廈門、珠海等一些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城市也開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湖北、湖南、山東、遼寧、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則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群”。
“未來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慧醫療、智能電網、數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醫療信息化、綠色建筑、地理信息、云計算、物聯網等多領域將長期受益智慧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唐凱表示。
業內人士預計,“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高達5000億元人民幣,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將帶來2萬億元的產業機會。長期來看,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隨著政策進一步落實,智慧城市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并輻射整個智慧城市產業鏈。
唐凱透露,2008年至2013年,城市智能交通復合增長率達到20.2%。隨著國家“十二五”交通規劃的出臺,預計2014年智能交通總體市場規模將增至459.5億元,明年有望超過700億元。
抓緊新機遇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日前透露,《居住證管理辦法》、《城鎮住房保障條例》、《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的若干意見》、《城市規模劃分標準調整方案》等推動中國新型城鎮化的配套政策即將出臺。新型城鎮化,正在以巨大的能量改變著中國命運,推動著中國現代化進程。
2014年3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其中要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統籌城市發展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實現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隨后,中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手印發通知,要求科學制定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設計,并提出到2020年中國要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
唐凱認為,這些政策密集出臺,為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特別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實施新跨越
業內專家稱,智慧城市建設對激發科技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轉變政府的行為方式、提高政府效率、改善民生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智慧城市作為城市信息化建設的新模式和新階段,將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建設過程。《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唐凱預計,公共服務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細化,生活環境宜居化,基礎設施智能化,網絡安全長效化,這些將是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方向。未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前景廣闊,做大做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