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IHS技術公司的報告,12年間,全球智慧城市的數量將是現有數量的4倍,到2025年至少達88個。全球智慧城市的增多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和私企合作處理市中心面對的多重挑戰。
另外,HIS還預測, 2025年,全球智慧城市項目的年投資將超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41.5億元),較2013年的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7億元)投資增幅巨大。
2013年,全球智慧城市的數量是21個。IHS定義智慧城市的標準是,一個城市在3個或多個不同功能區已部署或正在試點信息通信技術解決方案,包括移動、運輸,能源和可持續性、基礎設施、管理、和安全。
2013年,聯合的歐洲-中東-非洲地區擁有最多數量的智慧城市。然而HIS預測,2025年亞太地區將成為智慧城市數量的領導者。亞太地區有32個智慧城市,歐洲有31個,而美洲有25個。
智慧城市的興起是為了應對日益城鎮化的世界來處理稀缺資源和增加能源效率的需求。例如,倫敦正在翻新改進民用和商用建筑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采取充電基礎設施來支持100000電動車輛的引進,這都是為了滿足環境和能源效率目標。
智慧城市可處理各類問題,如城市擁堵、能源浪費等,還能更有效地分配緊張的資源,幫助改善生活質量。
水是一種稀缺資源,智慧城市可利用傳感器來管理水資源使用,或給水存儲提供臨界信息。例如,在西班牙,濕度傳感器可檢測土地何時需要灌溉,從而實現更多可持續水資源利用。全球智慧城市發展對世界的資源利用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