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6月16日訊
隨著智慧城市的風生水起,全國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浪潮此起彼伏,如今,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問題,談智慧城市就不得不提到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乃至重構所有行業。
作為集大成者的智慧城市,更是將突破傳統城市中的種種不可能、徹底改變社會生活,甚至解決現在的“城市病”。
我們根據現實世界的結構,在網絡空間中對這些碎片化的數據進行總和重構,形成一個現實社會的動態“倒影”,這便是虛擬映像,是大數據。然后就可以根據不同主題的需要,如教育主題、環境主題、養老主題等,從云端組織這些數據,進行統計挖掘,形成有針對性的應用,注入智慧城市發展,反過來服務于現實社會。
城市作為人類社會的核心形態、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已成為全球性共識。但城市規模的擴大也帶來了“城市病”,環境、交通、能源、服務等各方面的壓力成倍數增長。
如何平衡成長與“城市病”,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的城市都必須考慮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迅速發展,城鎮化進程的速度達到世界同期的兩倍。1980年世界城鎮化率平均為40%,而當時中國不到20%。30年后,2011年,中國的城市化率超過50%,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甚至把中國的城市化與美國高科技并列為影響21世紀人類發展進程的兩大關鍵因素,并指出新世紀中國最大的挑戰和機遇正是來自城市化。
我們的挑戰在于用科學的態度方法醫好“城市病”。我們的機遇就是在運用科技和創新的過程中,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人民幸福指數的提高,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無疑是重要的途徑之一。
比如,基于智慧城市的市民服務平臺,圍繞市民,整合市政大廳、社區服務站、智能電視、智能手機、PC等各類終端,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方便快捷,實現公共資源的均等化配置。圍繞市民這個主體,形成一張覆蓋智慧醫療、智慧教育、食品藥品安全溯源等體系的民生安全網。
再比如智慧城市可以加快信息化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傳統產業的效率,并催生新的業態。
智慧城市服務還能促進打破信息壁壘,圍繞服務對象進行公共服務信息的分類與篩選,不僅為市民、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也能增加城市管理的透明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就連“老生常談”的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也可以通過把與小微企業相關的歷史數據——如創始人的信譽、商業狀況等——很好地總和起來,用歷史證明現在,用現在判斷未來,讓銀行對貸款的發放做到科學決策。
D1Net評論:
總而言之,基于城市虛擬映像的智慧城市,將極大激發城市每個市民的多種需求,進而推動新型服務業的繁榮,推動現實生活環境的極大改善,通過不斷的創新模式,優化產業結構,解決“城市病”,讓城市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