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54個城市投資1.5萬億建設智慧城市,但真正體現其內涵的,目前一個也沒有看到。國務院參事牛文元的這番話,讓我們聽了之后很驚訝。智慧城市是一段時間以來的熱門話題。
智慧城市是集自我創新功能、時空壓縮功能、自動識別功能、智慧管理功能于一身的高度數字化、網絡化、精準化、智能化的信息集合體。智慧城市包括的產業有能源和環境產業、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醫療和生物產業、智能交通產業、商務貿易產業以及航空航天產業等七大產業。
國務院去年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面上明確提出要引導和促進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在去年1月份住建部公布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8月份再度公布103個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后,累計數量已達到193個。
去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把"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作為重點任務,智慧城市建設首次被明確作為國家戰略,提到了全國的層面加以謀劃和推進。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能了解到的關于智慧城市的內容幾乎全是,某城市宣布智慧城市建設方案、某城市借智慧城市東風建設新區、某企業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等等,究竟做了些什么,取得了哪些實在的進展,基本上是不甚了了。
智慧城市的目標聽起來是那么宏偉和富有科技含量,與我們經常聽到的城市下水道井蓋沒有蓋好、地下排水系統不完善、道路交通不合理等等情況,顯得那么不協調。因此我們認為,在基礎建設還沒有完善的時候,概念炒作似乎已經讓不少城市的決策者沖昏了頭腦。我們是不是又在犯“一哄而上”的老毛病呢?如果是這樣,那么所謂“智慧城市”的智慧又在哪里呢?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劉澄對此發表評論。
劉澄:很多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設目標,但是真正讓老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成果的幾乎體會不到,也就是說我們雖然提出來智慧城市目標但是在城市怎么讓城市更便捷、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這方面,它的作用目前還沒有充分的體現出來。
智慧城市應該是一種數字化城市的升級版,是基于各種信息化手段,比方說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電信網,把我們城市的各種資源有序的集約起來,提高我們城市的管理水準、運營效率,總得講要使我們的城市更有效率,更有活力,它強調的是一種集成性、融合性和協同性。比方說智慧醫療,這個醫院治不了,可能通過聯網,其他的醫院可以幫治或者共同會診。城市面臨很大的交通污染或者交通癱瘓、交通擁堵,那我們能不能通過交通信號的合理調度,交通工具的合理安排,最大程度上改善我們的交通狀況,這就是我們智慧交通要解決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哄而上地建設智慧城市,存在哪些挑戰?
劉澄:我們智慧城市現在有一個重技術輕城市的誤區。把智慧城市當做政績,點綴城市發展的花瓶,而真正落到實處怎么樣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怎么樣提高效率?怎么樣提高城市的管理水準這方面研究的比較少。另外另外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也忽視了頂層設計,很多的城市在對智慧城市理解尚不深入的情況下各行其是,在頂層設計上相互之間的標準沒有,建設的發展路徑也不明確,導致可能變成新一輪的盲目投資、亂投資、低效的投資。
如何才能真正的用智慧去建設智慧城市而不是盲目投資?發展智慧城市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
劉澄:智慧城市確實能夠給城市從本質上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確實各城市投入巨資進行智慧城市的開發,對上市公司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畢竟是上萬億的投資。但是我想怎么樣把上萬億的投資變成我們的經濟成果,讓百姓分享,我想首先每一個城市要對智慧城市的發展路徑和定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到底要干什么?我要整合哪些資源?第二,由國務院牽頭,進行一個城市智慧城市的試點,通過它一個案例成功以后,我們進行全國的推廣經驗,避免投資的重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