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電源企業動態 → 正文

綠色電力證書核發800萬個只賣出2萬 業內擔憂成雞肋

責任編輯:editor006 作者:張慧 蔣瑜沄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11-17 20:36:42 本文摘自:界面新聞

越來越多的發電企業已經意識到,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必定需要擺脫現有激勵機制,綠證交易制度才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綠證收入很可能成為發電企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四個月,綠證僅出售2.1萬多張,籌集資金不足1000萬元。”

10月下旬,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成都召開的光伏熱點問題研討會上說。

綠證是綠色電力證書,是中國政府頒發給陸上風電、光伏(不含分布式光伏發電)發電企業每兆瓦時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發的電子證書,是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確認和屬性證明,以及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

“目前綠證認購平臺需要改進,最好放到電費單上,而且應當擴大宣傳。”王斯成表示。

綠證面向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機構和個人發售。只要在全國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認購平臺上認購一張綠證,就代表了你消費的電量中有1000千瓦時是綠色電力,即由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所發電量。

“剛開始認購時在朋友圈里熱鬧了一下,后來沒再聽到聲音。”在中國光伏大會綠證市場研討會上,有參會者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今年1月1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部委發布了《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擬在全國范圍內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證核發及認購交易制度,并要求自7月1日起正式開展認購。

按照國家主管部門的設想,是想通過推廣綠證制度,引導全社會的綠色消費,促進清潔能源的消納利用,進一步完善風電、光伏發電的補貼機制。

但掛牌出售以來,綠證交易“核發多,交易少。”

2萬個綠證賣給了誰?

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綠證的認購者共有1576名,共認購21257個綠證。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斷增加的掛牌待交易綠證個數。截至10月底,已有800多萬個綠證被核發,僅淶源新天風能有限公司掛牌的綠證個數就超過了12萬個。

綠證購買量僅占核發量的0.26%。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下稱綠證認購平臺)發現,10月超過一半的天數,綠證的交易數量為零,有交易的天數,交易數量也多在個位數。

根據綠證認購平臺的數據統計,這2萬多個被售出的綠證,其中企業購買量約占比90%,個人購買量占比約10%。

  購買綠證的企業和個人排名。

企業成為綠證購買的主力。界面新聞記者在綠證認購平臺統計分析了綠電購買量超過10萬千瓦時的企業數據后發現,新能源企業購買量占到了79%,非新能源企業的購買量只占到了21%。

從購買者企業的性質看,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對購買綠證的參與度明顯不足。綠證購買量超過10萬千瓦時的企業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占比僅為6%,民企占94%。

購買數量最多的企業前三名分別為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下稱明陽智慧)、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和江森自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在首批自愿認購綠證交易中,明陽智慧申請購買總計超過1200萬千瓦時綠證,成為全國首批申購綠證數量最多的企業。

明陽智慧副總裁楊璞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這1200萬千瓦時是中山明陽工業園一年的用電量。在今年8月初,12100個綠證的交易量已全部完成,實現了去年中山明陽工業園100%綠色電力消費。

金風科技在首批自愿認購綠證交易中,申請購買了3000個綠證,是全國首批申購綠證的企業中,數量僅次于明陽智慧的企業。金風科技總裁王海波對界面新聞記者稱,這3000個綠證中,已有2000個已經完成交割,所代表的電量主要用于金風北京亦莊園區二期用電,大概占園區年用電的25%。

作為綠證首批的支持者,這兩大企業均表示目前的綠證制度對企業、個人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綠色電力實行自愿認購交易,但自愿行動是一個長期過程。出于自愿,購買者動力不足,難以成為綠色電力的消費主力。”王海波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楊璞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企業或者個人購買后,只是獲得證書以證明其對綠色電力發展的貢獻。為了提高購買者的積極性,在激勵政策方面需要加強。“目前綠證的購買者多為能源企業或者是從事能源工作的個人,如何讓非能源行業的群體知曉綠證購買平臺,并購買綠證,還需要在宣傳上多下功夫。”楊璞說。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低碳節能事業部副總經理楊小山在調研后發現,社會公眾對綠電、綠證等概念不太清楚;個人用戶參與綠色電力消費的動力不足;對于企業用戶缺少外部激勵,也缺少內部驅動。

“企業購買者的數量并不多,一方面是中國的綠證價格相對國外比較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還在觀望。看這項政策能夠為企業帶來什么樣實質的好處。”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博士艾琳在綠證研討會上表示。

雞肋“綠證”?

按照規定,綠證的價格不能高于證書對應電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貼。風電綠證價格一般不超過0.26元/千瓦時,光伏綠證價格一般不超過0.55元/千瓦時。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售出綠證后,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的補貼。對于申請核發綠證的發電企業,表面上并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風電的裝機和發電量多于光伏發電,成本也低于光伏發電。因此以風電發電量核算綠證更便宜。

綠證交易制度在國際上是一套成熟的清潔能源市場機制,在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瑞典等發達國家被廣泛使用。在這些國家,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包括“強制配額”和“自愿認購”兩種機制,通常為兩者并行,更多則是以配額考核制度為主。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是指國家或地區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市場份額做出強制性的規定,能夠真正識別出綠證交易的買家主體。

中國從2010年起同步開展了配額制的研究,截至目前尚未落地,仍停留在發布征求意見稿階段。業內擔心,此時開展綠證交易,綠證制度會成為“雞肋”。

在楊小山看來,現階段的綠證交易,更多的是對綠證制度的探索,將“綠色電力證書”這個新概念引入公眾視野,增強公眾對可再生能源、清潔發展的認知,同時將綠證作為消費綠色電力的權威證明,吸引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個人參與綠色電力消費。

“同時也是為綠證強制配額交易積累證書核發、交易組織、資金監管等工作經驗,奠定基礎。”楊小山說。

從目前申請核發綠證的發電企業數量上看,越來越多的發電企業已經意識到,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必定需要擺脫現有激勵機制,綠證交易制度才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綠證收入很可能成為發電企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曾公開表示,在2020-2022年期間,中國風電要基本實現擺脫補貼。

中國可再生能源目前執行固定電價制度,給予可再生能源相應的補貼。但隨著新增裝機規模的擴大,補貼資金缺口將越來越大,這種制度將難以為繼。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經超過700億元。以規劃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預測,到2020年,補貼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到2000億-3000億元。

綠證制度的出現,實際上是為了幫助填補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缺口。對發電企業來說,該機制允許它們在正常結算電費的基礎上,通過出售綠證獲取額外收益。

“如果補貼長時間無法到位,將對發電企業帶來直接的財務成本壓力。”楊小山說,“發電企業如能提前申請綠證并以相對合理的價格售出,可提前收回現金流,迅速獲得收益或繼續投入生產,同時也規避了遠期貨幣的貶值風險。”

綠證交易還把發電企業從幕后被動等待補貼的角色,推到了與電力用戶進行交易的一線。艾琳表示,在這種新的模式下,新能源企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除了能夠獲取收益來緩解財務壓力,而且能通過對有需求的大用戶加綠證捆綁銷售的模式,跟蹤政策措施,來調整營銷策略。

摸石頭過河

“現在摸著石頭過河搞示范,只是一個試水、引領的階段。”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這個階段的關鍵是如何有效的推廣綠證,讓更多的企業或個人參與進來。

大多數人將期待放在配額制的落實上。多位業內人士均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希望盡早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綠色證書”制度。

上述《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指出,根據市場認購情況,自2018年起適時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

配額制將會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進行強制考核,但是考核對象尚未確定。目前業內有兩種思路,一是考核電網公司,二是考核發電企業。上述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強制配額政策可能年內會見分曉,但具體怎么批、力度如何還需等待最終的結果。

王斯成表示,若實行綠色證書+強制配額制,按照全國電力需求每年6萬億度,燃煤火電4萬億度計算,如果執行15%綠色電力配額,則每年將有6000億度綠電,每度電的綠色證書價格為0.2元,每年可征收1200億元,若強制配額10%,每年也能征收800億元。

目前,不同區域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火電的上網電價有所差別,綠證的價格要根據二者之間的差價決定。楊璞還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綠證想發揮優勢,一是要進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二是要把火電對環境、社會的綜合影響體現在電價中,二者共同作用拉近、甚至抵消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火電之間的價差,讓綠色證書的交易價格維持在一個全社會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首頁上一頁123下一頁

受訪者認為,綠證制度的推廣還應開發更多配套激勵政策。比如,對于放棄補貼積極申請綠證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可指定配套政策優先確保其電力的并網消納,減少“棄風棄光”現象。對于積極參與自愿認購的綠色電力消費者,可通過權威、有效的第三方認證向其頒發榮譽證明,表彰其綠電消費行為,并考慮實施稅收減免。

綠證目前不允許進行二次交易。楊小山建議,可考慮開放綠證價格限制、允許綠色電力證書的二次交易,使綠證真正成為具有金融價值的現貨、期貨商品,吸引更多新能源行業外的企業和資金參與綠證交易,充分通過市場手段調節綠證價格,激發市場交易活力。

“現行的綠證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另一種補貼方式,彌補的是企業發電收入,并不能體現綠色電力消費環節的價值。”王海波也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如何讓綠證流動起來,賦予其價值,促使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去購買綠色電力才是關鍵。”

王海波建議,參考能效標識,推行綠色電力消費標識,以市場化的價格體現綠色電力環境友好的價值,引導和幫助消費者選擇使用綠色電力生產的產品。“可以對購買具有綠色電力消費標識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適當補貼,刺激消費,促進生產廠家使用更多的綠色電力。”王海波說。

據艾琳介紹,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在考慮出臺包括政府優先采購,還有稅費優惠等激勵政策,還有對購買綠證的企業及綠電生產產品的進行認證。

10月底,北京市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北京市開展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活動的倡議》,倡議北京市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和個人積極在全國綠證核發和認購平臺上自愿認購綠證。

11月2日,第九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表示,要不斷完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交易制度,鼓勵全社會開展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適時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證書強制約束交易。

關鍵字:綠色電力可再生能源認購

本文摘自:界面新聞

x 綠色電力證書核發800萬個只賣出2萬 業內擔憂成雞肋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電源企業動態 → 正文

綠色電力證書核發800萬個只賣出2萬 業內擔憂成雞肋

責任編輯:editor006 作者:張慧 蔣瑜沄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11-17 20:36:42 本文摘自:界面新聞

越來越多的發電企業已經意識到,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必定需要擺脫現有激勵機制,綠證交易制度才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綠證收入很可能成為發電企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四個月,綠證僅出售2.1萬多張,籌集資金不足1000萬元。”

10月下旬,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成都召開的光伏熱點問題研討會上說。

綠證是綠色電力證書,是中國政府頒發給陸上風電、光伏(不含分布式光伏發電)發電企業每兆瓦時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發的電子證書,是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確認和屬性證明,以及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

“目前綠證認購平臺需要改進,最好放到電費單上,而且應當擴大宣傳。”王斯成表示。

綠證面向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機構和個人發售。只要在全國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認購平臺上認購一張綠證,就代表了你消費的電量中有1000千瓦時是綠色電力,即由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所發電量。

“剛開始認購時在朋友圈里熱鬧了一下,后來沒再聽到聲音。”在中國光伏大會綠證市場研討會上,有參會者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今年1月1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部委發布了《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擬在全國范圍內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證核發及認購交易制度,并要求自7月1日起正式開展認購。

按照國家主管部門的設想,是想通過推廣綠證制度,引導全社會的綠色消費,促進清潔能源的消納利用,進一步完善風電、光伏發電的補貼機制。

但掛牌出售以來,綠證交易“核發多,交易少。”

2萬個綠證賣給了誰?

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綠證的認購者共有1576名,共認購21257個綠證。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斷增加的掛牌待交易綠證個數。截至10月底,已有800多萬個綠證被核發,僅淶源新天風能有限公司掛牌的綠證個數就超過了12萬個。

綠證購買量僅占核發量的0.26%。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下稱綠證認購平臺)發現,10月超過一半的天數,綠證的交易數量為零,有交易的天數,交易數量也多在個位數。

根據綠證認購平臺的數據統計,這2萬多個被售出的綠證,其中企業購買量約占比90%,個人購買量占比約10%。

  購買綠證的企業和個人排名。

企業成為綠證購買的主力。界面新聞記者在綠證認購平臺統計分析了綠電購買量超過10萬千瓦時的企業數據后發現,新能源企業購買量占到了79%,非新能源企業的購買量只占到了21%。

從購買者企業的性質看,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對購買綠證的參與度明顯不足。綠證購買量超過10萬千瓦時的企業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占比僅為6%,民企占94%。

購買數量最多的企業前三名分別為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下稱明陽智慧)、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和江森自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在首批自愿認購綠證交易中,明陽智慧申請購買總計超過1200萬千瓦時綠證,成為全國首批申購綠證數量最多的企業。

明陽智慧副總裁楊璞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這1200萬千瓦時是中山明陽工業園一年的用電量。在今年8月初,12100個綠證的交易量已全部完成,實現了去年中山明陽工業園100%綠色電力消費。

金風科技在首批自愿認購綠證交易中,申請購買了3000個綠證,是全國首批申購綠證的企業中,數量僅次于明陽智慧的企業。金風科技總裁王海波對界面新聞記者稱,這3000個綠證中,已有2000個已經完成交割,所代表的電量主要用于金風北京亦莊園區二期用電,大概占園區年用電的25%。

作為綠證首批的支持者,這兩大企業均表示目前的綠證制度對企業、個人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綠色電力實行自愿認購交易,但自愿行動是一個長期過程。出于自愿,購買者動力不足,難以成為綠色電力的消費主力。”王海波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楊璞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企業或者個人購買后,只是獲得證書以證明其對綠色電力發展的貢獻。為了提高購買者的積極性,在激勵政策方面需要加強。“目前綠證的購買者多為能源企業或者是從事能源工作的個人,如何讓非能源行業的群體知曉綠證購買平臺,并購買綠證,還需要在宣傳上多下功夫。”楊璞說。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低碳節能事業部副總經理楊小山在調研后發現,社會公眾對綠電、綠證等概念不太清楚;個人用戶參與綠色電力消費的動力不足;對于企業用戶缺少外部激勵,也缺少內部驅動。

“企業購買者的數量并不多,一方面是中國的綠證價格相對國外比較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還在觀望。看這項政策能夠為企業帶來什么樣實質的好處。”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博士艾琳在綠證研討會上表示。

雞肋“綠證”?

按照規定,綠證的價格不能高于證書對應電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貼。風電綠證價格一般不超過0.26元/千瓦時,光伏綠證價格一般不超過0.55元/千瓦時。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售出綠證后,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的補貼。對于申請核發綠證的發電企業,表面上并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風電的裝機和發電量多于光伏發電,成本也低于光伏發電。因此以風電發電量核算綠證更便宜。

綠證交易制度在國際上是一套成熟的清潔能源市場機制,在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瑞典等發達國家被廣泛使用。在這些國家,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包括“強制配額”和“自愿認購”兩種機制,通常為兩者并行,更多則是以配額考核制度為主。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是指國家或地區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市場份額做出強制性的規定,能夠真正識別出綠證交易的買家主體。

中國從2010年起同步開展了配額制的研究,截至目前尚未落地,仍停留在發布征求意見稿階段。業內擔心,此時開展綠證交易,綠證制度會成為“雞肋”。

在楊小山看來,現階段的綠證交易,更多的是對綠證制度的探索,將“綠色電力證書”這個新概念引入公眾視野,增強公眾對可再生能源、清潔發展的認知,同時將綠證作為消費綠色電力的權威證明,吸引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個人參與綠色電力消費。

“同時也是為綠證強制配額交易積累證書核發、交易組織、資金監管等工作經驗,奠定基礎。”楊小山說。

從目前申請核發綠證的發電企業數量上看,越來越多的發電企業已經意識到,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必定需要擺脫現有激勵機制,綠證交易制度才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綠證收入很可能成為發電企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曾公開表示,在2020-2022年期間,中國風電要基本實現擺脫補貼。

中國可再生能源目前執行固定電價制度,給予可再生能源相應的補貼。但隨著新增裝機規模的擴大,補貼資金缺口將越來越大,這種制度將難以為繼。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經超過700億元。以規劃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預測,到2020年,補貼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到2000億-3000億元。

綠證制度的出現,實際上是為了幫助填補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缺口。對發電企業來說,該機制允許它們在正常結算電費的基礎上,通過出售綠證獲取額外收益。

“如果補貼長時間無法到位,將對發電企業帶來直接的財務成本壓力。”楊小山說,“發電企業如能提前申請綠證并以相對合理的價格售出,可提前收回現金流,迅速獲得收益或繼續投入生產,同時也規避了遠期貨幣的貶值風險。”

綠證交易還把發電企業從幕后被動等待補貼的角色,推到了與電力用戶進行交易的一線。艾琳表示,在這種新的模式下,新能源企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除了能夠獲取收益來緩解財務壓力,而且能通過對有需求的大用戶加綠證捆綁銷售的模式,跟蹤政策措施,來調整營銷策略。

摸石頭過河

“現在摸著石頭過河搞示范,只是一個試水、引領的階段。”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這個階段的關鍵是如何有效的推廣綠證,讓更多的企業或個人參與進來。

大多數人將期待放在配額制的落實上。多位業內人士均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希望盡早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綠色證書”制度。

上述《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指出,根據市場認購情況,自2018年起適時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

配額制將會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進行強制考核,但是考核對象尚未確定。目前業內有兩種思路,一是考核電網公司,二是考核發電企業。上述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強制配額政策可能年內會見分曉,但具體怎么批、力度如何還需等待最終的結果。

王斯成表示,若實行綠色證書+強制配額制,按照全國電力需求每年6萬億度,燃煤火電4萬億度計算,如果執行15%綠色電力配額,則每年將有6000億度綠電,每度電的綠色證書價格為0.2元,每年可征收1200億元,若強制配額10%,每年也能征收800億元。

目前,不同區域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火電的上網電價有所差別,綠證的價格要根據二者之間的差價決定。楊璞還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綠證想發揮優勢,一是要進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二是要把火電對環境、社會的綜合影響體現在電價中,二者共同作用拉近、甚至抵消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火電之間的價差,讓綠色證書的交易價格維持在一個全社會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首頁上一頁123下一頁

受訪者認為,綠證制度的推廣還應開發更多配套激勵政策。比如,對于放棄補貼積極申請綠證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可指定配套政策優先確保其電力的并網消納,減少“棄風棄光”現象。對于積極參與自愿認購的綠色電力消費者,可通過權威、有效的第三方認證向其頒發榮譽證明,表彰其綠電消費行為,并考慮實施稅收減免。

綠證目前不允許進行二次交易。楊小山建議,可考慮開放綠證價格限制、允許綠色電力證書的二次交易,使綠證真正成為具有金融價值的現貨、期貨商品,吸引更多新能源行業外的企業和資金參與綠證交易,充分通過市場手段調節綠證價格,激發市場交易活力。

“現行的綠證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另一種補貼方式,彌補的是企業發電收入,并不能體現綠色電力消費環節的價值。”王海波也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如何讓綠證流動起來,賦予其價值,促使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去購買綠色電力才是關鍵。”

王海波建議,參考能效標識,推行綠色電力消費標識,以市場化的價格體現綠色電力環境友好的價值,引導和幫助消費者選擇使用綠色電力生產的產品。“可以對購買具有綠色電力消費標識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適當補貼,刺激消費,促進生產廠家使用更多的綠色電力。”王海波說。

據艾琳介紹,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在考慮出臺包括政府優先采購,還有稅費優惠等激勵政策,還有對購買綠證的企業及綠電生產產品的進行認證。

10月底,北京市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北京市開展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活動的倡議》,倡議北京市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和個人積極在全國綠證核發和認購平臺上自愿認購綠證。

11月2日,第九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表示,要不斷完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交易制度,鼓勵全社會開展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適時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證書強制約束交易。

關鍵字:綠色電力可再生能源認購

本文摘自:界面新聞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伊通| 古蔺县| 张北县| 赤水市| 磐安县| 滨海县| 新绛县| 乌拉特前旗| 山阴县| 湄潭县| 清流县| 军事| 濮阳县| 黄陵县| 积石山| 社旗县| 伽师县| 大名县| 沈阳市| 饶河县| 绍兴县| 临颍县| 齐齐哈尔市| 东阿县| 乌拉特后旗| 梅河口市| 武义县| 富川| 桂林市| 响水县| 香格里拉县| 县级市| 麻城市| 科尔| 建德市| 鹰潭市| 独山县| 张家界市| 金沙县|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