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在“十二五”太陽能產業發展基礎上,研究起草了《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十三五”期間太陽能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和主要任務。
太陽能光熱發電領軍型企業中海陽認為,“十三五”規劃的發布,對整個中國光伏產業可謂是一針強心劑,不僅為我國光伏產業的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根本性的政策性支撐,更為將來我國的光伏產業再一次沖出國門提供了關鍵性的保障。當前,光熱發電在技術上的日趨成熟、成本的日益降低,多方利好消息將助推光熱發電的發展,對此中海陽表示對2016年光熱發電的預期非常樂觀。
目前,包括中海陽在內的很多太陽能企業都進入了光熱發電領域。據了解,中海陽自2011年進行產業布局至今,已在成都雙流建成占地240畝的太陽能聚光熱發電反射鏡生產基地,擁有亞洲唯一一條柔性太陽能聚光熱發電反射鏡自動化生產線,產品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是中國首家一次性通過德國宇航局(DLR)和西班牙CSPS認證的太陽能公司。
同時,作為國內光伏發電行業的引領者,中海陽一直都秉承著技術創新為企業第一生產力,不僅僅積極的參與編寫了國家首個光伏行業的標準制定,更是運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經過自己科研人員的不斷創新,成功建成了亞洲唯一一條可生產槽式RP1至RP4全系列產品的柔性太陽能聚光熱發電反射鏡生產線,各項指標均位列國際先進水平。在整個光伏發電產業的升級創新上,在行業內樹立了標桿,也為行業的未來走向指明了道路。
業內認為,根據光伏“十三五”規劃中的要求,2020年底,我國的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1.5億千瓦,占整個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的94%。這就意味著,我國的光伏發電產業在未來的五年,不僅要有一個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質的提升。對于中海陽而言,各方面的布局預示著企業已然做好了迎接光熱市場大爆發的準備,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