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光伏電站6%的發電量
責任編輯:editor04 作者:嚴信 | 2015-09-11 17:37:09 本文摘自:陽光電源
誰偷了我6%的發電量?
作為光伏系統的橋梁,逆變器在整個系統成本中占比很小,但是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系統發多少電,逆變器在其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目前在國內雖然有很多的廠家在做逆變器,大部分產品轉換效率也都處于98%-99%之間,不同品牌的逆變器綜合發電量差異驚人。
“同樣的100MW電站由于用了兩個廠家的逆變器產品,根據一年的數據統計發電量差異超過6%,看到這個結果,感覺觸目驚心。”西北某個電站負責人表示,同時也表達更大的擔心“這還是電站初始運行的頭幾年,未來更不好預測”。以西北青海地區的某個電站為例,根據近一年的發電量數據顯示,不同廠家的逆變器差異發電量差異為6.71%。如果按照一年1MW發電160萬kwh,0.9元/kwh,這個差價一年約為160*6.71%*0.9=9.66萬元,100MW電站一年差價966萬元。
折算到每瓦,相當于一年每瓦收回投資差別9.66分/瓦,如果按照逆變器差價3分錢/瓦計算,3~4個月收回多投資的部分。
全方位評價逆變器生命周期內真實效率
目前我們評價逆變器習慣于基于轉換效率,因為這個效率也是最容易測量出來的。但是評價一個產品,應該是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全方位評價,通過多年的行業積累,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逆變器全生命周期的綜合評價公式:
逆變器的真實效率=逆變器轉換效率*動態MPPT效率*可用率*真實壽命率(真實壽命率=實際使用壽命/逆變器標稱壽命)。
從上述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大家轉換效率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其實動態MPPT效率、產品的可用率以及逆變器的真實壽命也會對效益影響巨大,然而這幾項卻是難以測量和評估的。
動態MPPT效率是系統里面的最大功率點跟蹤效率,這個效率是很難現場測出來的。因為一個電站會隨著光照條件、電壓、溫度的變化而一直處于動態變化狀態,所以動態最大功率點不容易找到。目前各廠家也有不同的算法,但是有效性還是依靠產品的性能及公司自身的長期經驗積累。
逆變器的可用率反應的是在電站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實際可發電時間與預期正常運行的情況相比較。通過大量的電站分析,影響產品可用率的主要因素有過熱停機、電網適應性差、過熱降容、故障率高、維護不及時等。所以可用率不僅指的是逆變器本身,還與服務系統相關,比如服務響應慢,優秀企業半天甚至夜晚就可以處理掉的問題,有的企業卻要用一周時間恢復,也導致可用率變低。
最后一個影響因素是產品的真實壽命率,即實際使用壽命/逆變器標稱壽命。目前行業內大部分廠家都聲稱25年,但是最終真實壽命是多少年,一般客戶無法測量,這主要取決于產品自身的工業設計及所應用的環境。有些產品本身設計就有缺陷的,比如外殼散熱效率,風扇的排風強度、風道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內部元器件本身的耐溫性能,當然也與設計和使用有關,比如選擇戶外型產品,因溫度變化率大,強紫外線對于設備的老化影響等。業內關于有無風扇和熔絲的爭論也是基于逆變器的壽命考慮。
另一種極端情況就是,如果逆變器的廠家幾年后不存在了,產品出現問題別的廠家又無法維修,那么只有更換新的產品,原來的產品壽命也就終結了,這時壽命率就會大幅下降。
結論
從上述分析可知,采購逆變器時,應該綜合全方位的評價全生命周期的真實效率:逆變器轉換效率、動態MPPT效率、可用率及真實壽命率,同時確保產品供應商在光伏領域具備幾年的數據積累,客戶認可度高,對運維中出現的問題能夠進行準確診斷并及時解決,并具備持續創新及25年設備壽命期內服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