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電源行業動態 → 正文

原油期貨上市、債務危機,十三個關鍵詞告訴你工業能源圈發生了哪些大事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9-01-01 13:44:06 本文摘自:搜狐新聞

在已經過去的2018年,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影響,工業能源領域既面臨與其他行業相似的困境,也呈現出自身的特點。

這一年,油氣行業跟隨國際油價的震蕩,上下起伏;煤、鋼行業延續“去產能”紅利,業績飄紅;煤電矛盾依舊存在,電企虧損嚴重,且央企電力公司出現一輪波及面很廣的人事變動;新能源行業終于直面“斷奶”期,開始走向獨立;環保政策對于工業能源行業的影響則依舊很大。

在機器人行業,巨頭們正在頻繁下注,積極擴產;電池行業高速發展,但同時面臨產能過剩陣痛,開始洗牌;商業航天領域開始破局,進行了多個首次嘗試。

對于部分民營能源企業而言,2018年的環境格外殘酷。在融資環境整體趨緊、產業結構升級等因素下,破產、債務違約變得更為頻繁。

界面新聞篩選出十三個關鍵詞,供讀者回首過去一年里工業能源領域發生的大事。

期貨上市

2018年是中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上市元年。

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上市,邁出了躋身區域原油貿易基準價的萬里長征第一步。

8月8日,中國原油期貨成交量達到新高,首次超過原先排名全球第三的阿曼原油期貨。9月7日,期貨完成了首次交割,順利打通全流程。

11月15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批準,成為認可的市場經營者(RMO),允許新加坡符合條件的機構和個人入場交易。

截至12月10日,中國原油期貨達到1300萬口的交易量,每口的規格為1000桶,在全球已占有6%的市場份額,僅次于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

上市第一年,中國原油期貨邁入穩步增長階段,但其價格與歐美原油期貨相關性依然很高,均在90%以上。目前尚處于探索合理價差階段,與歐美成熟期貨品種還存在一定差距。

除原油期貨外,中國期貨國際化的另一品種為鐵礦石。5月4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對外開放的已上市期貨品種。

油價震蕩

2018年以來,國際油價起起落落,持續震蕩,全年呈現倒“V”反轉走勢。

從年初開盤直到10月初,基于OPEC高度的減產執行率以及美國對伊朗等國的制裁,油價震蕩上行并在10月初達到年內最高水平。

10月7日,WTI原油期貨最高觸及76.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最高一度升至86.74美元/桶,累計上漲約27.38%和28.45%。

但伴隨著原油市場供需關系逆轉、美國對伊朗制裁予以多國豁免、資本市場大跌拖累油價等因素的出現,10月初至今,國際油價現暴跌趨勢。

11月23日,國際油價創下2015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記錄。WTI原油期貨結算價為50.39美元/桶,同比下跌7.76%;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為59.09美元/桶,同比下跌6.03%。

即使12月初OPEC+達成的新減產協議,也無法給油價帶來有力推動。

截至12月26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已經自10月的高點下跌了41.18%,WTI原油期貨的跌幅則達到44.01%。國際油價回吐年初以來的所有漲勢,并跌至2014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伴隨國際油價,2018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呈現“十三漲十二跌一擱淺”格局,在年末遭遇“五連跌”。全部漲跌沖抵后,汽油累計跌幅為490元/噸,柴油跌幅為465元/噸。

天然氣保供

由于推進“煤改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去年冬季,華北、華東地區出現了較大面積“氣荒”,引發社會民生問題,引起國家高層密切關注。

“天然氣保供”成為2018年國家領導部門及各大油氣公司重點關注問題。中國天然氣產業體系建設由此進入“加速期”。

2月,國家發改委提出,全力以赴做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作;7月,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控制“煤改氣”速度,堅持以氣定改;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油則油的原則,充分利用各種清潔能源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和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

經過一年的努力,中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根據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約為1603億立方米,同比増長7.8%;天然氣進口量將達119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近三成。

2018年,全國新開工儲氣項目近100個,儲氣能力新增35億立方米,總的儲氣能力達到160億立方米。十大重點工程加快了管網互聯互通,資源調配能力增強。

天然氣需求也出現超預期增長。預計全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27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約8%。

高層大換班

2018年,電力系統迎來新一輪高層領導大調整,數家央企多位高層領導退休。

5月,大唐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李小琳退休;5月,國家電網原副總經理王敏調任華能集團擔任副總經理;7月,華能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黃永達年滿60歲退休;8月,大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陳進行年滿63歲退休;10月,華電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建國年滿60周歲退休,由原總經理溫樞剛接任;11月,華能集團董事長曹培璽到齡退休,時任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調任華能集團,接替一把手職務。

12月13日,國家電網宣布公司原總經理寇偉任董事長、黨組書記;大唐集團原總經理陳飛虎也升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12月29日,國家電網原副總經理辛保安被任命為國家電網董事、總經理。

至此,中國電力系統中已有國家電網、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四家央企完成了董事長人選的更新。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這三家公司的“二把手”總經理職務仍空缺。

央企重組大背景下,在頻繁的人事變動中,關于五大電力集團合并的傳聞也在坊間四起,主要圍繞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和華能集團等。

環保高壓持續

今年10月的一次公開講話中,中國寶武董事長陳德榮將環保約束稱為懸在國內鋼企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他擔心,那些身處重點城市的鋼鐵廠不得不面臨退城搬遷的結局。

不到兩個月后,中國寶武與江蘇省政府達成了協議,宣布在未來十年關停位于省會城市南京的鋼鐵生產基地,并將產能轉移到該省的東北部濱海地區。

這項決定與陳德榮所提及的環保約束不無關聯。

國務院在今年3月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將加大產業布局調整力度列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首要措施。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和化工等行業的企業均被列為關停、搬遷和轉型發展的對象。

根據這份計劃,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的優良天數比例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必須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可以想見,盡管隨著宏觀經濟走勢的變化,環保約束的尺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這柄懸在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將長期存在,它也將不僅僅指向鋼鐵行業。

山東、江蘇等地已針對化工行業開展了專項行動。山東全省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數量要控制在100家以內,力爭實現化工生產企業戶數在各市公告的7595家基礎上減少20%以上。這意味著山東要關停約1500家化工企業。

債務危機

2018年,民營企業債務危機集中爆發,能源行業也不例外,涉及煤炭、化工、環保等多個行業。

7月,民營煤炭企業巨頭永泰能源(600157.SH)發行的金額為15億元的2017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兌付,構成實質性違約。之后多筆債務交叉觸發違約,并持續至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底,永泰能源已違約的債券總數達12只,金額約167.78億元。其資產負債率達73.49%,總負債791.5億元。

同樣深陷巨額債務危機的寶塔石化,如今尚未公布明確的解決方案。

作為寧夏最大的民營企業,寶塔石化集團7月公告稱,由于工作失誤,旗下寶塔財務公司未能對風控兌付問題進行嚴格統籌,造成持有寶塔票據的客戶未能如期兌付。

據界面新聞了解,截至11月底,寶塔財務公司尚未兌付的銀行電子承兌匯票超過170億元,到期應該兌付的票據超過50億元。

因涉嫌票據詐騙一案,目前寶塔石化董事長孫珩超等八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經被批準逮捕。

化工企業也不例外,曾入選2017年中國石化企業50強的洪業集團也面臨債務糾紛,并陷入破產重整。

今年債務違約公司的一大特點是,多為區域性龍頭公司。這是因為,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劇了產業競爭,與全國乃至世界性的龍頭公司相比,區域性龍頭公司競爭性弱,在產業升級中容易受到大型公司的擠壓。

加上國內融資環境整體趨緊,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成本大幅提高。對民營企業而言,一旦經營業績惡化,融資壓力陡升,信用風險加速暴露直至觸發違約。

2019年債市壓力依舊不小,更需防范風險。

風光“斷奶”

中國政府正在著手加速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成熟,促使風電、光伏駛向獨立的軌道,“去補貼”成為“斷奶”最重要的手段。

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這意味著,中國風電行業明年將面臨“競價”大考,以此為“平價”上網做鋪墊。11-12月,寧夏、廣東等地先行試水,相繼印發了相關風電項目競爭配置細則。

風電競價上網的通知下發后不久,光伏行業迎來了性質相仿的“531”新政。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新建規模的控制和降低補貼的強度空前,引起業內一片嘩然,反應強烈。這對2017年實現53GW新增裝機的光伏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過山車”式的大轉折。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國風電要實現裝機達到2億千瓦,且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的目標;光伏要實現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且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的目標。

上述兩項政策的推出,意味著風電和光伏行業洗牌進程的加快和產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補貼退坡及平價上網的“窗口期”,將比預期更快實現。

拆分重組

拆分合并仍然是2018年化工圈不可或缺的戲碼。

在這一年,巴斯夫完成了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花費76億歐元買下了拜耳農化板塊的部分核心資產,進入了此前未曾涉足的種子業務。

這項收購受益于拜耳兼并孟山都的宏大計劃。為了迎合反壟斷的要求,拜耳不得不剝離上述業務,以實現63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的目標。這項歷時兩年的交易也在6月交割,新公司成為了種子及農藥行業的巨無霸,占據全球市場超過四分之一的份額。

以立邦漆聞名的阿克蘇諾貝爾則分拆了自己的部分業務,它將專業化學品板塊以101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給凱雷投資集團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意圖收縮戰線,專注于涂料和油漆主業。

另一則引人注目的消息,則是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的合并傳聞。年中,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獲得任命,將兼任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這一舉動被解讀為兩大化工央企重組的前兆,而“兩化合并”能否成真,還有待來年揭曉。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2018年,國內動力煤市場整體呈現“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局面,但總體處于高位狀態。

市場煤價自2月起一路下滑,4月初噸價跌破600元,在4月底又開始反彈。5月中上旬,北方港5500K動力煤現貨平倉價快速漲至660-670元/噸。

在傳統用煤淡季的4、5月,煤價出現“淡季不淡”的趨勢,主要由于該時期全國平均氣溫高于常年平均水平,降溫負荷啟動較早。加上工業企業錯峰用能,帶動耗煤量大增,市場煤價小幅上漲。

5月中下旬,國家發改委宣布將采取九項措施穩定煤價,同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炒作煤價、囤積居奇等行為。

在政策的打壓下,市場煤價出現了短暫的下調。6月后,由于下游終端補庫需求陸續釋放,以及對“迎峰度夏”期間國內供需偏緊局面的預期,煤價又重回高位,CCI5500動力煤價格一度報701元/噸,這是該價格自3月以來首次突破700元/噸大關。

之后,由于電廠去庫存進程偏慢、供給給力、水電替代效應較好,且環保限產導致暑期工業用電下滑,需求遠不及市場預期,7-8月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出現“旺季不旺”現象,價格下跌的現象。

進入傳統用煤淡季9-10月,部分存煤下降的電廠拉運積極性開始恢復,加之貿易商發運量減少,港口現貨吃緊,市場煤價又出現小幅上漲。

年底進入冬季用煤高峰,但經過前期淡季的提前補庫,電廠庫存量仍處于相對高位,以去庫存為主,增量采購需求釋放有限,煤價趨跌。12月下旬,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跌破600元大關。

利潤大增

自2017年以來,中國鋼材在去產能、剔除地條鋼以及嚴格的環保組合拳之下,價格高企,鋼鐵行業一改前幾年的頹勢一路飄紅。

2018年,鋼鐵行業盈利態勢依舊保持,這主要得益于前三季度的良好業績表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4.7%,新增利潤主要來源于鋼鐵、建材、石油、化工行業。其中,鋼鐵行業利潤增長為71.1%。

截至10月底,26家鋼鐵上市公司中,盈利24家,虧損2家,75%以上鋼企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五成以上。

中國寶武集團以157.47億元凈利潤排在鋼企盈利榜首,同比去年前三季度增長34.96%。鞍鋼股份(00347.HK)和馬鋼股份(600808.SH)分別位列鋼企盈利第二、三位,利潤同比增80.52%、103.79%。

前三季度盈利同比翻番的,還有華菱鋼鐵(000932.SZ)、柳鋼股份(601003.SH)、沙鋼股份(002075.SZ)、攀鋼釩鈦(000629.SZ)等,尤其是攀鋼釩鈦,同比盈利暴增205.5%。

也有少數財報不盡如人意的。其中,八一鋼鐵(600581.SH)前三季度利潤同比下降33.29%;撫順特鋼(600399.SH)和中原特鋼(002423.SZ)分別虧損1.26億元和0.65億元。

從鋼企財報來看,特鋼企業盈利不如普鋼,冷軋不如熱軋,熱軋不如建材。

擴產

在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巨頭們在2018年頻繁下注,瑞士工業龍頭ABB是最新的一個案例。

11月,ABB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專程來到中國,宣布將在上海投資10億元,新建ABB歷史上最大的一座機器人工廠。新工廠建成后,其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年產能將達到10萬臺。

中國在過去五年連續問鼎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17年,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銷量達到14.1萬臺,同比增長58%,兩項數字均創下歷史新高。這一年,ABB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銷量也實現了同比翻番。

不斷增長的“機器換人”需求此前已吸引了安川、庫卡等機器人巨頭的投資。2018年年中,安川在江蘇常州的機器人工廠率先完成擴產,每年將因此增加6000臺機器人的產能。庫卡也宣布在廣東順德建立新生產基地的計劃,在2024年前,其在中國的產能將提高到每年10萬臺。

這些跡象似乎預示著,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黃金期仍將延續。

產能過剩與洗牌

產能過剩和洗牌是2018年動力電池領域的關鍵詞。

據不完全統計,僅截至2017年末,中國動力電池規劃產能已超過200GWh。截至2018年末,僅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企業的合計產能就將接近60GWh。

與此對應的是,今年前11個月,中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量同比增長77%,但只有43.63GWh。

在動力電池企業擴張的同時,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已跌至19%,同比下降12.3個百分點。業內人士預計,產能過剩的狀況或將延續到2023年。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中國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從2015年的約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頭部企業逐漸加大布局。其中,寧德時代先后與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吉利和東風汽車合作組建合資企業,比亞迪也與長安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

動力電池領域的頭部效應在2018年愈加凸顯。根據中汽研合格證數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五的企業占到市場份額的76.1%,該數字在2017年為61%。

堅瑞沃能(300116.SZ)和成飛集成(002190.SZ)等公司,則深陷虧損旋渦。猛獅科技(002684.SZ)也存在運營資金緊缺情況。

2018年以來,松下大連工廠已經投入量產,LG化學、三星在華投資的電池項目也已開工建設。未來,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或將面對來自日韓企業的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首飛與投資熱

2018年,中國商業航天,特別是民營航天企業飛速成長。經歷了首次民營亞軌道火箭發射、首次民營運載火箭發射嘗試、首次小衛星批量制造、國家發射場首次向民營火箭企業開放等。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有超過110家商業航天初創企業相繼成立。

作為軍民融合和高端制造的交叉領域,國家對商業航天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資本隨之大量涌入。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包括藍箭航天、零壹空間、星際榮耀在內的七家民營火箭初創企業在2018年共獲得10筆投資,已披露的投資金額約7億元。包括九天微星、天儀研究院、銀河航天、微納星空在內的七家民營衛星初創公司也獲得了11筆投資。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個新生兒,中國商業航天已經開始獨立前行。2015年至今的三年多,商業航天的頭部企業已經顯現,行業生態正逐步繁榮,部分企業已明確定位并開始差異化發展。

但商業航天還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市場尚未完全打開,初創企業體量依然較小,民營運載火箭仍處于空白狀態。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將市場和技術結合、構建供應鏈并實現規模生產以及應對資本壓力等難題,是初創企業需要面對的。

關鍵字:能源工業上市期貨

本文摘自:搜狐新聞

x 原油期貨上市、債務危機,十三個關鍵詞告訴你工業能源圈發生了哪些大事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電源行業動態 → 正文

原油期貨上市、債務危機,十三個關鍵詞告訴你工業能源圈發生了哪些大事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9-01-01 13:44:06 本文摘自:搜狐新聞

在已經過去的2018年,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影響,工業能源領域既面臨與其他行業相似的困境,也呈現出自身的特點。

這一年,油氣行業跟隨國際油價的震蕩,上下起伏;煤、鋼行業延續“去產能”紅利,業績飄紅;煤電矛盾依舊存在,電企虧損嚴重,且央企電力公司出現一輪波及面很廣的人事變動;新能源行業終于直面“斷奶”期,開始走向獨立;環保政策對于工業能源行業的影響則依舊很大。

在機器人行業,巨頭們正在頻繁下注,積極擴產;電池行業高速發展,但同時面臨產能過剩陣痛,開始洗牌;商業航天領域開始破局,進行了多個首次嘗試。

對于部分民營能源企業而言,2018年的環境格外殘酷。在融資環境整體趨緊、產業結構升級等因素下,破產、債務違約變得更為頻繁。

界面新聞篩選出十三個關鍵詞,供讀者回首過去一年里工業能源領域發生的大事。

期貨上市

2018年是中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上市元年。

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上市,邁出了躋身區域原油貿易基準價的萬里長征第一步。

8月8日,中國原油期貨成交量達到新高,首次超過原先排名全球第三的阿曼原油期貨。9月7日,期貨完成了首次交割,順利打通全流程。

11月15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批準,成為認可的市場經營者(RMO),允許新加坡符合條件的機構和個人入場交易。

截至12月10日,中國原油期貨達到1300萬口的交易量,每口的規格為1000桶,在全球已占有6%的市場份額,僅次于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

上市第一年,中國原油期貨邁入穩步增長階段,但其價格與歐美原油期貨相關性依然很高,均在90%以上。目前尚處于探索合理價差階段,與歐美成熟期貨品種還存在一定差距。

除原油期貨外,中國期貨國際化的另一品種為鐵礦石。5月4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對外開放的已上市期貨品種。

油價震蕩

2018年以來,國際油價起起落落,持續震蕩,全年呈現倒“V”反轉走勢。

從年初開盤直到10月初,基于OPEC高度的減產執行率以及美國對伊朗等國的制裁,油價震蕩上行并在10月初達到年內最高水平。

10月7日,WTI原油期貨最高觸及76.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最高一度升至86.74美元/桶,累計上漲約27.38%和28.45%。

但伴隨著原油市場供需關系逆轉、美國對伊朗制裁予以多國豁免、資本市場大跌拖累油價等因素的出現,10月初至今,國際油價現暴跌趨勢。

11月23日,國際油價創下2015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記錄。WTI原油期貨結算價為50.39美元/桶,同比下跌7.76%;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為59.09美元/桶,同比下跌6.03%。

即使12月初OPEC+達成的新減產協議,也無法給油價帶來有力推動。

截至12月26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已經自10月的高點下跌了41.18%,WTI原油期貨的跌幅則達到44.01%。國際油價回吐年初以來的所有漲勢,并跌至2014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伴隨國際油價,2018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呈現“十三漲十二跌一擱淺”格局,在年末遭遇“五連跌”。全部漲跌沖抵后,汽油累計跌幅為490元/噸,柴油跌幅為465元/噸。

天然氣保供

由于推進“煤改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去年冬季,華北、華東地區出現了較大面積“氣荒”,引發社會民生問題,引起國家高層密切關注。

“天然氣保供”成為2018年國家領導部門及各大油氣公司重點關注問題。中國天然氣產業體系建設由此進入“加速期”。

2月,國家發改委提出,全力以赴做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作;7月,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控制“煤改氣”速度,堅持以氣定改;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油則油的原則,充分利用各種清潔能源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和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

經過一年的努力,中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根據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約為1603億立方米,同比増長7.8%;天然氣進口量將達119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近三成。

2018年,全國新開工儲氣項目近100個,儲氣能力新增35億立方米,總的儲氣能力達到160億立方米。十大重點工程加快了管網互聯互通,資源調配能力增強。

天然氣需求也出現超預期增長。預計全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27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約8%。

高層大換班

2018年,電力系統迎來新一輪高層領導大調整,數家央企多位高層領導退休。

5月,大唐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李小琳退休;5月,國家電網原副總經理王敏調任華能集團擔任副總經理;7月,華能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黃永達年滿60歲退休;8月,大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陳進行年滿63歲退休;10月,華電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建國年滿60周歲退休,由原總經理溫樞剛接任;11月,華能集團董事長曹培璽到齡退休,時任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調任華能集團,接替一把手職務。

12月13日,國家電網宣布公司原總經理寇偉任董事長、黨組書記;大唐集團原總經理陳飛虎也升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12月29日,國家電網原副總經理辛保安被任命為國家電網董事、總經理。

至此,中國電力系統中已有國家電網、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四家央企完成了董事長人選的更新。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這三家公司的“二把手”總經理職務仍空缺。

央企重組大背景下,在頻繁的人事變動中,關于五大電力集團合并的傳聞也在坊間四起,主要圍繞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和華能集團等。

環保高壓持續

今年10月的一次公開講話中,中國寶武董事長陳德榮將環保約束稱為懸在國內鋼企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他擔心,那些身處重點城市的鋼鐵廠不得不面臨退城搬遷的結局。

不到兩個月后,中國寶武與江蘇省政府達成了協議,宣布在未來十年關停位于省會城市南京的鋼鐵生產基地,并將產能轉移到該省的東北部濱海地區。

這項決定與陳德榮所提及的環保約束不無關聯。

國務院在今年3月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將加大產業布局調整力度列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首要措施。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和化工等行業的企業均被列為關停、搬遷和轉型發展的對象。

根據這份計劃,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的優良天數比例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必須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可以想見,盡管隨著宏觀經濟走勢的變化,環保約束的尺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這柄懸在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將長期存在,它也將不僅僅指向鋼鐵行業。

山東、江蘇等地已針對化工行業開展了專項行動。山東全省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數量要控制在100家以內,力爭實現化工生產企業戶數在各市公告的7595家基礎上減少20%以上。這意味著山東要關停約1500家化工企業。

債務危機

2018年,民營企業債務危機集中爆發,能源行業也不例外,涉及煤炭、化工、環保等多個行業。

7月,民營煤炭企業巨頭永泰能源(600157.SH)發行的金額為15億元的2017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兌付,構成實質性違約。之后多筆債務交叉觸發違約,并持續至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底,永泰能源已違約的債券總數達12只,金額約167.78億元。其資產負債率達73.49%,總負債791.5億元。

同樣深陷巨額債務危機的寶塔石化,如今尚未公布明確的解決方案。

作為寧夏最大的民營企業,寶塔石化集團7月公告稱,由于工作失誤,旗下寶塔財務公司未能對風控兌付問題進行嚴格統籌,造成持有寶塔票據的客戶未能如期兌付。

據界面新聞了解,截至11月底,寶塔財務公司尚未兌付的銀行電子承兌匯票超過170億元,到期應該兌付的票據超過50億元。

因涉嫌票據詐騙一案,目前寶塔石化董事長孫珩超等八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經被批準逮捕。

化工企業也不例外,曾入選2017年中國石化企業50強的洪業集團也面臨債務糾紛,并陷入破產重整。

今年債務違約公司的一大特點是,多為區域性龍頭公司。這是因為,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劇了產業競爭,與全國乃至世界性的龍頭公司相比,區域性龍頭公司競爭性弱,在產業升級中容易受到大型公司的擠壓。

加上國內融資環境整體趨緊,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成本大幅提高。對民營企業而言,一旦經營業績惡化,融資壓力陡升,信用風險加速暴露直至觸發違約。

2019年債市壓力依舊不小,更需防范風險。

風光“斷奶”

中國政府正在著手加速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成熟,促使風電、光伏駛向獨立的軌道,“去補貼”成為“斷奶”最重要的手段。

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這意味著,中國風電行業明年將面臨“競價”大考,以此為“平價”上網做鋪墊。11-12月,寧夏、廣東等地先行試水,相繼印發了相關風電項目競爭配置細則。

風電競價上網的通知下發后不久,光伏行業迎來了性質相仿的“531”新政。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新建規模的控制和降低補貼的強度空前,引起業內一片嘩然,反應強烈。這對2017年實現53GW新增裝機的光伏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過山車”式的大轉折。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國風電要實現裝機達到2億千瓦,且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的目標;光伏要實現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且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的目標。

上述兩項政策的推出,意味著風電和光伏行業洗牌進程的加快和產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補貼退坡及平價上網的“窗口期”,將比預期更快實現。

拆分重組

拆分合并仍然是2018年化工圈不可或缺的戲碼。

在這一年,巴斯夫完成了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花費76億歐元買下了拜耳農化板塊的部分核心資產,進入了此前未曾涉足的種子業務。

這項收購受益于拜耳兼并孟山都的宏大計劃。為了迎合反壟斷的要求,拜耳不得不剝離上述業務,以實現63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的目標。這項歷時兩年的交易也在6月交割,新公司成為了種子及農藥行業的巨無霸,占據全球市場超過四分之一的份額。

以立邦漆聞名的阿克蘇諾貝爾則分拆了自己的部分業務,它將專業化學品板塊以101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給凱雷投資集團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意圖收縮戰線,專注于涂料和油漆主業。

另一則引人注目的消息,則是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的合并傳聞。年中,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獲得任命,將兼任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這一舉動被解讀為兩大化工央企重組的前兆,而“兩化合并”能否成真,還有待來年揭曉。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2018年,國內動力煤市場整體呈現“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局面,但總體處于高位狀態。

市場煤價自2月起一路下滑,4月初噸價跌破600元,在4月底又開始反彈。5月中上旬,北方港5500K動力煤現貨平倉價快速漲至660-670元/噸。

在傳統用煤淡季的4、5月,煤價出現“淡季不淡”的趨勢,主要由于該時期全國平均氣溫高于常年平均水平,降溫負荷啟動較早。加上工業企業錯峰用能,帶動耗煤量大增,市場煤價小幅上漲。

5月中下旬,國家發改委宣布將采取九項措施穩定煤價,同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炒作煤價、囤積居奇等行為。

在政策的打壓下,市場煤價出現了短暫的下調。6月后,由于下游終端補庫需求陸續釋放,以及對“迎峰度夏”期間國內供需偏緊局面的預期,煤價又重回高位,CCI5500動力煤價格一度報701元/噸,這是該價格自3月以來首次突破700元/噸大關。

之后,由于電廠去庫存進程偏慢、供給給力、水電替代效應較好,且環保限產導致暑期工業用電下滑,需求遠不及市場預期,7-8月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出現“旺季不旺”現象,價格下跌的現象。

進入傳統用煤淡季9-10月,部分存煤下降的電廠拉運積極性開始恢復,加之貿易商發運量減少,港口現貨吃緊,市場煤價又出現小幅上漲。

年底進入冬季用煤高峰,但經過前期淡季的提前補庫,電廠庫存量仍處于相對高位,以去庫存為主,增量采購需求釋放有限,煤價趨跌。12月下旬,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跌破600元大關。

利潤大增

自2017年以來,中國鋼材在去產能、剔除地條鋼以及嚴格的環保組合拳之下,價格高企,鋼鐵行業一改前幾年的頹勢一路飄紅。

2018年,鋼鐵行業盈利態勢依舊保持,這主要得益于前三季度的良好業績表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4.7%,新增利潤主要來源于鋼鐵、建材、石油、化工行業。其中,鋼鐵行業利潤增長為71.1%。

截至10月底,26家鋼鐵上市公司中,盈利24家,虧損2家,75%以上鋼企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五成以上。

中國寶武集團以157.47億元凈利潤排在鋼企盈利榜首,同比去年前三季度增長34.96%。鞍鋼股份(00347.HK)和馬鋼股份(600808.SH)分別位列鋼企盈利第二、三位,利潤同比增80.52%、103.79%。

前三季度盈利同比翻番的,還有華菱鋼鐵(000932.SZ)、柳鋼股份(601003.SH)、沙鋼股份(002075.SZ)、攀鋼釩鈦(000629.SZ)等,尤其是攀鋼釩鈦,同比盈利暴增205.5%。

也有少數財報不盡如人意的。其中,八一鋼鐵(600581.SH)前三季度利潤同比下降33.29%;撫順特鋼(600399.SH)和中原特鋼(002423.SZ)分別虧損1.26億元和0.65億元。

從鋼企財報來看,特鋼企業盈利不如普鋼,冷軋不如熱軋,熱軋不如建材。

擴產

在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巨頭們在2018年頻繁下注,瑞士工業龍頭ABB是最新的一個案例。

11月,ABB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專程來到中國,宣布將在上海投資10億元,新建ABB歷史上最大的一座機器人工廠。新工廠建成后,其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年產能將達到10萬臺。

中國在過去五年連續問鼎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17年,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銷量達到14.1萬臺,同比增長58%,兩項數字均創下歷史新高。這一年,ABB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銷量也實現了同比翻番。

不斷增長的“機器換人”需求此前已吸引了安川、庫卡等機器人巨頭的投資。2018年年中,安川在江蘇常州的機器人工廠率先完成擴產,每年將因此增加6000臺機器人的產能。庫卡也宣布在廣東順德建立新生產基地的計劃,在2024年前,其在中國的產能將提高到每年10萬臺。

這些跡象似乎預示著,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黃金期仍將延續。

產能過剩與洗牌

產能過剩和洗牌是2018年動力電池領域的關鍵詞。

據不完全統計,僅截至2017年末,中國動力電池規劃產能已超過200GWh。截至2018年末,僅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企業的合計產能就將接近60GWh。

與此對應的是,今年前11個月,中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量同比增長77%,但只有43.63GWh。

在動力電池企業擴張的同時,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已跌至19%,同比下降12.3個百分點。業內人士預計,產能過剩的狀況或將延續到2023年。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中國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從2015年的約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頭部企業逐漸加大布局。其中,寧德時代先后與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吉利和東風汽車合作組建合資企業,比亞迪也與長安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

動力電池領域的頭部效應在2018年愈加凸顯。根據中汽研合格證數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五的企業占到市場份額的76.1%,該數字在2017年為61%。

堅瑞沃能(300116.SZ)和成飛集成(002190.SZ)等公司,則深陷虧損旋渦。猛獅科技(002684.SZ)也存在運營資金緊缺情況。

2018年以來,松下大連工廠已經投入量產,LG化學、三星在華投資的電池項目也已開工建設。未來,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或將面對來自日韓企業的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首飛與投資熱

2018年,中國商業航天,特別是民營航天企業飛速成長。經歷了首次民營亞軌道火箭發射、首次民營運載火箭發射嘗試、首次小衛星批量制造、國家發射場首次向民營火箭企業開放等。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有超過110家商業航天初創企業相繼成立。

作為軍民融合和高端制造的交叉領域,國家對商業航天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資本隨之大量涌入。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包括藍箭航天、零壹空間、星際榮耀在內的七家民營火箭初創企業在2018年共獲得10筆投資,已披露的投資金額約7億元。包括九天微星、天儀研究院、銀河航天、微納星空在內的七家民營衛星初創公司也獲得了11筆投資。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個新生兒,中國商業航天已經開始獨立前行。2015年至今的三年多,商業航天的頭部企業已經顯現,行業生態正逐步繁榮,部分企業已明確定位并開始差異化發展。

但商業航天還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市場尚未完全打開,初創企業體量依然較小,民營運載火箭仍處于空白狀態。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將市場和技術結合、構建供應鏈并實現規模生產以及應對資本壓力等難題,是初創企業需要面對的。

關鍵字:能源工業上市期貨

本文摘自:搜狐新聞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普兰县| 贵德县| 大同市| 衡山县| 调兵山市| 通州市| 建湖县| 邢台市| 麻栗坡县| 荆门市| 乐东| 衡阳县| 博野县| 分宜县| 深水埗区| 濉溪县| 长葛市| 香港| 修水县| 清涧县| 繁峙县| 泰州市| 辽源市| 额尔古纳市| 巴里| 高尔夫| 石景山区| 城固县| 巧家县| 瑞昌市| 体育| 宁乡县| 鹿泉市| 应城市| 彭州市| 宁强县| 比如县| 洱源县| 遂宁市|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