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聲明稱,從9月3日下周一開始,相關的貿易限制措施將正式解除。聲明提到:
在考慮生產商以及太陽能面板的使用者和進口者的需求之后,委員會決定,讓措施到期終止符合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的利益最大化。
此外,這個決定也考慮到了歐盟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標。
早在2013年,因為當地制造商抱怨中國產品價格低導致他們被迫停產,歐盟開始對中國太陽能面板實施實施上述措施。2017年3月,當這些措施到期時,歐盟又決定將其延長18個月,但當時也暗示不會再次延長。
在今日的聲明中,歐盟委員會也表示,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來看,沒有理由再進一步延長上述措施,因此“駁回歐盟相關產業關于到期進行重審的要求”。
上周五,路透曾報道稱,歐盟駁回歐盟生產商再次延長的請求,預計將在9月取消針對中國太陽能板和電池的進口控制措施。報道提到:
據熟悉磋商的歐盟消息人士稱,協調歐盟貿易政策的歐盟執委會提議,駁回生產商“期滿復審”的請求,并得到了歐盟28國多數成員國的支持。之前這些生產商此前辯稱,若取消將導致歐元區向海量傾銷產品敞開大門。
在路透上述報道發布后,本周一中國光伏概念股整體大幅上揚,板塊漲幅達2.2%,成為當天A股領漲板塊。
2015年,據歐盟數據顯示,中歐雙邊貿易額達到約5200億歐元(5510億美元),歐盟與中國的赤字達到1800億歐元。
中國太陽能商品一直以來都是貿易沖突的犧牲品。今年1月,特朗普政府15年來首次援引貿易保護201條款,針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征保護性關稅。對進口太陽能產品,美國將對2.5千兆瓦以內產品免保護性關稅,超出2.5千兆瓦后第一年征稅30%,第二、三、四年分別降至25%、20%和15%。
7月30日,印度財政部正式通過印度貿易救濟總局針對太陽能電池保障措施調查的建議,將對包括中國和馬來西亞在內的多個國家征收最高達25%的保護稅。具體征收情況為,第一年25%的防衛性關稅,第二年的前6個月為20%,后6個月則是15%,于2018年7月30日起課征2年。
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此前文章《印度最高征收25%關稅,光伏行業海外市場的“避風港”設定要崩》曾提到,2018年上半年,印度市場大約占據中國出口額20%左右。在美國市場關閉之后,印度保護稅的出臺,將使中國海外難以找到6GW以上的區域。
印度政府的增設保護稅行為普遍被解讀為保護該國的光伏行業,印度的5大光伏制造商達到了行業總產量的50%以上,然而卻僅占據了印度本土市場份額的5%。
如若實施保護性關稅,勢必造成光伏進口減少,國內產能不足則可以成為掩蓋電力輸送環節薄弱的理由,屆時或能成為莫迪政府愿景未能實現清潔能源的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