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組件缺陷并不可怕,但數據告訴我們,其實并沒有那么簡單。而要真正“看透”組件,我們需要祭出兩把利劍:組件IV曲線和組件EL圖片。
正常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的I-V曲線平滑,所測試的EL圖片亮度一致、無陰影(測試組件為低效率的組件因此功率偏低,僅做參考):
在實際生產中出現一些組件I-V曲線彎曲,對于這些曲線不良的組件,經EL測試后,發現電池片存在不良的現象,具體為:
1電池漏電流過大
原因:電池片中的有害雜質及缺陷造成。
影響:組件整體電壓減小,I-V曲線表現在下降處有拱起。
系統影響:組件本身的漏電流過大,可能造成逆變器漏電流過大停機,或者并網箱漏電保護器保護跳閘。
2碎片
分析:電池片來料隱裂或人為因素(搬運、運輸、安裝、運維等)造成電池片破裂。
影響:該片電池片電流減小,I-V曲線電流有臺階。
系統影響:組件本身的碎片在系統運行過程做造成隱裂部分局部溫度過高,產生熱斑現象,加快材料的老化、組件功率衰減快等,嚴重情況可造成材料著火。
3低效片
分析:電池片自身問題,效率比其它電池片偏低。
影響:該片電流小, I-V曲線電流有臺階。
系統影響:低效片的摻雜導致整體組件的功率下降,低效片電阻值過大,電站運行過程中低效片局部發熱大易產生熱斑現象,進而導致材料老化、組件功率衰減快等,嚴重情況造成材料著火。
4電池片功率混檔
原因:部分電池片比其它電池片效率高。
影響:I-V曲線有起伏,對組件質量影響不大。
系統影響:電池片功率混檔,導致組件大面積的電阻不一致,造成電站運行過程中大面積發熱,產生熱斑現象,情況與低效片、碎片類似。
5材料缺陷
原因:電池片本身問題。
影響:電流電壓減小,整體功率降低。
系統影響:電池片缺陷,導致組件運行過程衰減加速或者阻值過大導致熱斑產生,整體影響組件的使用壽命。
總結:EL測試一般都是組件廠進行各方面控制,確保組件廠出貨的組件EL測試沒問題,但系統安裝過程也會造成EL隱裂二次產生,如果有能力的企業或者安裝上還是要進行一定比例的EL測試。
注:現在組件的渠道很多,從不同渠道拿到的組件廠的產品(畢竟不論大小組件工廠都是有降級品外漏的)參差不齊,也建議有能力的企業進行到貨和安裝的EL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