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復蘇,碳酸鋰價格又開始回升。特別自7月初以來,碳酸鋰價格短時間內實現了大幅增長。然而,即使在當前價格高位下,電池級碳酸鋰依然是供不應求,供需嚴重失衡。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庫存,甚至還拖欠著客戶的部分訂單。與此同時,由于碳酸鋰價格每日都在變化,部分供應商為了賣個更好的價錢,產生了惜售的心理,導致碳酸鋰的供應更加緊張。從目前情況看,碳酸鋰價格短期內難以回落,隨著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對上游原材料需求增大,有望助推碳酸鋰價格上漲,而正極材料企業將面臨雙重夾擊。
對于部分動力電池企業來說,目前此番漲價產生的負面影響并不明顯。
多方助推下價格暴漲
“我們與正極材料供應商簽署的都是年度供貨合同,因此雖然碳酸鋰有漲價但正極材料的價格并沒有太大的波動。如果等到年底供貨合同到期的話,估計正極材料價格才會有所上漲,不過漲幅應該不會太大。”北京國能電池副總經理張建華表示。
多方助推下價格暴漲分析碳酸鋰漲價原因,無非以下幾個:首先是新能源車市場復蘇。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車產銷分別完成7.2萬輛和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7.3%和76.3%。其中純電動車產銷分別完成5.8萬輛和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9.6%和95.5%,需求劇增帶動著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
從長遠需求來看,隨著雙積分制度出臺,2020年新能源車銷量將突破200萬輛,極大地提振了各大車企的信心;與此同時,工信部部長辛國斌公布了工信部關于《啟動傳統新能源停車停售時間表研究》,更點燃了資本對于新能源車的熱情。在此背景下,碳酸鋰可能將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其次上游原材料漲價,下游客戶快速增長造成了上游鋰礦資源的緊張。雖然有相關企業在鋰礦項目上展開了積極的布局,但是要達成量產尚需時日。相關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國內沒有哪家企業能在碳酸鋰產能上釋放更大的量,應對需求的大幅增長,供應跟不上會導致供需更加嚴重的失衡。
鋰礦資源的緊張,也帶動著電池級金屬鋰的價格持續上漲。
10月10日,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10月10日起電池級金屬鋰、工業級金屬鋰、鋰帶、鋰鋁合金帶單價上調100元每公斤,有效期至11月30日。同時還稱,由于公司全部采用現款購買原材料,公司規定所有客戶都要款到發貨。
再次環保稽查整頓,對碳酸鋰的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8月初,國土資源部在《國土資源部門安全生產大檢查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將從2017年7月至10月以遏制礦產資源勘查開采事故為重點,集中4個月時間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導致部分碳酸鋰生產企業停產或減產進行整頓,碳酸鋰產能大幅縮減。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天齊鋰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碳酸鋰價格波動雖然是由市場供需雙方決定的,但是不太可能回到動力電池需求爆發前的水平。”客觀來看,碳酸鋰價格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雖有波動,但依舊會維持價格高位,畢竟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將給上游材料漲價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利潤驅使下爭相布局
業內人士表示,如此價格高位下,碳酸鋰的毛利率可能會達到60%-70%,凈利潤自然也將會非常可觀。如天齊鋰業在其2017年半年報中提到,上半年公司營收21.15億元,凈利潤為9.24億元,凈利潤率為43%;贛鋒鋰業也提到,公司上半年營收為16.25億元,凈利潤為6.07億元,凈利潤率為37%。
兩家公司均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營收和凈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鋰電池旺盛的需求,下游鋰電材料廠商對碳酸鋰需求依然強勁,導致碳酸鋰價格維持在高位所致。基于當前市場碳酸鋰價格上升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增長,目前有大批企業通過控股、參股或自建的形式布局碳酸鋰業務。
10月10日,中葡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向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青海中信國安鋰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雙方初步確定交易價格為27億元左右。而在此次交易中,中葡股份看中的正是國安鋰業背后的鹽湖鋰礦資源,對于發展碳酸鋰業務有著獨到的優勢。
據了解,國安鋰業今年5月份才正式成立。6月26日,青海國安召開股東會,同意將與硫酸鉀、氯化鉀、碳酸鋰等相關的資產劃轉至國安鋰業。中葡股份認為,碳酸鋰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本次交易收購國安鋰業,將幫助中葡股份快速進入電池級碳酸鋰生產行業,提升公司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
早前8月份,江特電機年產1萬噸碳酸鋰募投項目及合資用鋰輝石生產1萬噸碳酸鋰以及5000噸氫氧化鋰項目開工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產,項目建成后江特電機碳酸鋰產能將達3萬噸。值得注意的是,9月18日江特電機子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已正式投產,日產出10噸碳酸鋰,每噸毛利近10萬元。
此外,藏格控股7月31日晚間公告,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擬投資設立藏格鋰業有限公司,將投入不超過14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初步預估建設周期為18個月。按近期的市場價格計算,該項目達產后預計每年將產生營業收入24億元至30億元,利潤總額增加約18億元。
除上述企業外,包括五礦鹽湖、藍科鋰業、魯北化工等企業,也紛紛上馬自己的碳酸鋰項目,預計于2018年投產。而包括道氏技術、華友鈷業、永興特鋼、沃特瑪等企業,則將目光瞄準了上游的鋰礦資源行業,通過投資、增資的方式切入到鋰礦資源領域,以增強自身對上游鋰礦資源的議價權。
掌握鋰礦資源是關鍵
有資料顯示,碳酸鋰已占電池成本的34.2%~45.9%,隨伴隨著價格上漲,其占比還將繼續擴大。而在碳酸鋰供應商面前,動力電池企業基本沒有話語權。業內人士表示,未來3-5年內碳酸鋰最有可能的價格走勢是,會出現價格波動但仍將維持價格高位,而碳酸鋰的價格或將突破20萬元/噸。
這也是大批企業和資本進入到碳酸鋰行業的原因所在。然而細致分析后發現,天齊鋰業以及贛鋒鋰業之所以營收及毛利率高于其他碳酸鋰企業,皆因這兩家公司手里掌握著豐富的鋰礦資源。如贛鋒鋰業就擁有河源鋰輝石礦、阿根廷Mariana鹵水礦、愛爾蘭Blackstairs和澳大利亞Mont Marion四大礦源。
這其中,河源鋰輝石礦便可滿足贛鋒鋰業15年開采需求。據悉,贛鋒鋰業2015年3月收購江西西部資源鋰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其主要資產為河源鋰輝石礦采礦權。河源鋰輝石礦保有資源礦石量為575.71萬噸,Li2O金屬含量為59521噸,平均品位1.03%,折合碳酸鋰儲量在18萬噸左右。
天齊鋰業則有包括泰利森格林布什礦(51%股權)、Salares鹽湖、日喀則扎布耶、措拉鋰輝石礦四大礦產資源,資源量為國內第一,全球僅次于SQM、FMC和雅寶化工。其中泰利森格林布什礦總資源量615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430萬噸。2014年其供應了國內80%的精礦需求,全球32%的精礦需求。
反觀單純做碳酸鋰的企業,其營收和利潤率均大打折扣。如雅化集團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0.28億元,其凈利潤為1.27億元,凈利潤率僅為12%;同樣,融匯鋰業今年上半年營收為3.77億元,其凈利潤為0.92億元,凈利潤率為24.4%。由此可見,掌握上游鋰礦資源才是后期碳酸鋰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
而很多上市企業顯然也注意到這點,包括沃特瑪、華友鈷業等在海外已經掀起了一股鋰礦資源搶購潮,眾多鋰礦山也吸引著國內鋰電池廠商“蜂擁前往”。隨著國內企業不斷擴產和布局,明年碳酸鋰產能將逐漸釋放,碳酸鋰價格會趨于平穩。不過,加上產能過剩、政策波動等風險,布局碳酸鋰能否成功也是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