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稱,中國將創新和私人消費看作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去煤炭化政策已經初見成效,而美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后,更重要的是,在與中國競爭全球治理領導權的過程中,美國正逐漸失去分量。
據西班牙環球網站10月30日報道,此前,中國對煤炭能源消費的過度依賴在大城市中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但中國的去煤炭化政策正在產生效果,令人對今后五年環境治理得到徹底改善充滿希望。中國將應對氣候變化視為推動經濟向更高階段發展的優先問題,在山西省省會太原,90%的煤炭消費已經被禁止,反映出中國政府應對能源挑戰的堅定決心。事實上,中國在今年初宣布,到2020年將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共投資3610億美元。報道認為,這將讓中國超過美國和歐盟,成為世界清潔能源革命的中心。
報道稱,中國將創新和私人消費視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引入創新和消費,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市場。這種趨勢顯示了可再生能源需求方向的轉變,電動汽車的銷售量可為證明。2016年中國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無可爭議的領導者,電動汽車銷售量達到35.2萬輛,遠遠超過了美國15.9萬輛的銷量。中國決定繼續前進,確定了到2020年電動汽車數量占乘用車市場11%的目標。
關于全球能源消費情況,一個積極的數據是,根據《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報告,最近3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減少,2016年僅增長不到1%,而中國成為最近16年全球能源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這一趨勢在未來還將繼續,預計至2035年中國在全球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將從目前的23%提升至28%,而美國的比重將從目前的16%減少至12%。
報道稱,這種消費趨勢加強了中國減少對煤炭作為主要消費能源的依賴的必要性,而這一戰略也被收入中國“十二五”發展計劃中,“十三五”規劃則確定了具體的目標,作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之一。而美國在今年6月決定退出《巴黎協定》,此舉不但讓美國這個全球污染大國放棄了應對氣候變化斗爭,而且讓美國在可再生能源發展領域處于落后地位,更重要的是在與中國競爭全球治理領導權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分量。
報道稱,在去煤炭化過程中,中國堅決投資能源研發,平均每年對國家研發項目投入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是美國的兩倍。與此同時,北京的戰略還包括國外能源項目,利用這些項目,中國將可再生能源技術輸送到國外,旨在讓中國標準獲得世界最大程度承認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一部分。
BP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經走在綠色能源發展道路的前列,引領可再生能源市場40%的份額,這個數字超過了經合組織全部國家的總額,超過了作為清潔能源主要生產國的美國。此外中國生產全球66%的太陽能,50%的風能,是水電能生產無可爭議的領導者。
報道稱,可以說,中國已經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領導者和模范。2015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生產商,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太陽能生產能力將提高兩倍。不僅清潔能源生產能力大大增強,而且中國在實踐中成功做到將綠色能源混合利用、造福百姓。今年6月,中國青海省實現了僅用太陽能、風能和水電為500萬人連續供電7天。(參考消息網)
資料圖:位于青海省的光熱發電項目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