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我在一年半以前寫的文章,今天看還是比較符合潮流,分享給大家。
一、前言
電改政策千頭萬緒,如果都從一個個條文層面去理解,很容易陷入“見木不見林”的局面,所以我個人建立了一個整體的認知框架,這個認知框架我個人把它歸結為三個維度,宏觀維度是利益格局再調整,中觀維度是市場價格再發現,微觀維度是產業格局再構建,通過這個認識框架,我們再看政策的論述,就會有很多深入的理解,甚至對某個具體字眼都會有新的體會,但是又不會太過拘泥于某個具體政策細節,這樣才能較為系統的見到本輪電改的全貌,并對后續的趨勢做出一定分析和判斷。
二、宏觀維度的利益格局再構建
本輪電改的宏觀維度,其深刻的意義在于利益格局再調整,是指本輪電改的核心就是從“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角度入手,對原有的電網“多發獨買獨售”的利益格局進行調整,實現“網售分離”,看似一個簡單的舉措,本質上是對既有的市場利益格局形成了重大的調整,因為原有的利益格局中,電網處于核心位置,從發電側上網點開始,電網公司對于電能是獨家壟斷的,購銷差價的利潤全部留在電網公司,電網公司負責輸配網的建設,并承擔所有供電服務義務。
可以預見,在電改文件真正落地之后,未來電網從業務上看,將一分為三,第一部分是承擔了公益屬性和無歧視普遍服務的輸、配、抄表、結算、用戶服務;第二部分是與電網公司保持“相對獨立”的調度機構和市場機構,負責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與電力交易;第三部分電網公司所屬的市場化售電公司,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其盈利模式是賺取購銷差價。
按照電改文件的設計要求,原有的利益格局將發生重大的改變,新的市場機制帶來的是新的利益格局,其他的市場主體,如發電企業、政府、售電公司乃至各類能源服務公司將在市場激活的過程中分享改革紅利。
同時,未來電改將建立更為公平的市場機制與合理成本核算體系,這是保障市場高效運轉的基礎,主要表現在:
1、更為公平的市場機制,即“壟斷的非盈利,盈利的市場化”,輸配電環節定義為非盈利模式,采用成本定價+準許收益的模式,無歧視公平開放給所有市場主體,只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市場機制無法發揮作用時的保底和普遍服務,這對其他市場主體(含電網的市場化售電公司)來說是公平的,而且通過嚴格監管保證電網不能因這種壟斷地位,而傾向于和自己有利益關系的市場化主體。
2、是更為合理的成本核算體系,對于非市場化的壟斷環節,不能按照原有的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去核定,而應該按照“合理”的成本核算規則,這種成本核算體系,也將打破現有的投資、運營環節形成的利益格局,甚至會通過其他市場主體的投資與運營成本,在市場競爭環境下暴露真實的成本,使得監管部門有充足的核定依據,把不合理的成本擠出,讓市場去獎勵有競爭力的主體,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對現有利益格局的打破,也是社會財富增加的過程。
三、中觀維度的市場價格再發現
接下來談第二個方面,中觀層面的市場價格再發現,市場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圍繞供需關系形成的價格發現,之前的電價主要是由政府制定并進行管制的,價格無法構成信號對供需關系造成調整,可以說造成了相當多的問題,比如市場煤和計劃電的矛盾、電網投資不對利潤負責的問題、發電/用電之間的矛盾等等;
而這些問題,都有希望在本輪電改中,通過回歸電力的商品屬性來解決,具體的思路主要包括:
1、放開市場,通過建立電力市場,形成發售用雙邊或者多邊直接交易的局面,使得供給側和需求側通過市場價格直接聯動起來,而且通過價格信號反應供需變化;
2、明確了壟斷環節邊界,并在此基礎上對電網實際成本進行梳理,按照電壓等級、客戶對象、供電范圍、業務內容等不同維度,使得輸配電成本逼近真實成本;逐步厘清各類價格的交叉補貼;通過成本核定,對電網公司某些較為盲目的固定資產投資進行抑制,并對投資成本進行嚴格控制。
3、非常重要的一點,價格信號也代表著對先進者的獎勵,比如在供給側,效率高排放低的機組可以有更大的成本優勢,獲得更多發電小時數,這就促使發電商投入對落后機組的技術改造,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售電環節,由于價格波動幅度增加,變化頻率加快,使得售電商僅僅依靠粗放的負荷估算無法優化其交易行為,必須通過ICT技術提升負荷管理和負荷預測水平,同時,對利潤的追求也會迫使售電商降低運營成本,采用更多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需求側,電價和需求響應價格的充分市場化,會催生出用戶和售電商積極參與需求側管理,帶動負荷控制、微網、分布式能源、儲能等一大批能源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并帶動第三方需求側服務企業的發展。
四、微觀層面的產業格局再構建
第三個方面,就是微觀層面的,包含售電在內的電力產業鏈重構,由于宏觀層面的利益格局被逐漸打破,中觀層面的市場和價格機制重新發現與定義,使得市場配置電力資源的作用逐漸體現出來,原來圍繞電網而構建的電力產業鏈,將會逐漸被市場重構,某些參與者被淘汰,某些新的參與者出現,某些環節被改寫。至少在市場化初期,我們可以預期以下這幾個可能的變化:
1、市場化初期,大一統格局被打破后,地方政府、五大四小發電集團的競合關系耐人尋味,很有可能出現局部的發配售一體化和配售一體化的公司,增量配網作為售電業務的第一塊敲門磚,被各路豪強所關注爭搶,而有配網資產的園區主體,又會與擁有電源資產的發電集團相互補充形成合作,而為了應對電網大壟斷,在市場化的條件和嚴格的監管下,局部的配售一體化或者發配售一體化,只要不侵害用戶的選擇權,給用戶帶來實際的市場化利益,可能也會被監管部門所允許;
2、用戶的聲音會逐漸響亮起來,原先被電網捏著脖子不敢出聲的各類用戶,在市場格局逐漸打開以后,其聲音將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因為在電能過剩的當下,只要市場機制設置合理,能應對發電商的價格同盟,買方力量還是不可小覷的,這時的用戶,可能會提出更多的需求,不僅僅要求買便宜的電,更要得到售電公司多種多樣的服務,于是圍繞著的這些個性化的需求所產生等一系列的服務都會掛接到售電產業中,得到較大的發展機會,也使得售電商在客戶需求的驅動下,積極的向能源綜合服務方轉型,并帶動更大范圍的上下游產業鏈聯動,財富的溢出效應更加明顯。
3、原有的電力產業鏈各個環節都積極尋找售電業務的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增量配網投資市場化,電網成本受到嚴格監管的結果就是原來電網的錢不好掙了,而新的各類客戶,包括售電商、能源運營商、電力用戶在市場化的條件下,其需求又千變萬化,不再是以前電網制定產品標準,大家血拼價格和客戶關系的競爭模式,于是電力供應鏈企業將會面臨一輪痛苦的轉型和洗牌,而新的業務方向,雖然可以吹得天花亂墜,包裝各種時髦概念,但是公司的中長期價值終歸要看業績和核心能力說話,新一輪的市場優勝劣汰又會開始。